重庆市江津区着力打造困难台胞救助服务“全链条”

时间:2025-04-17 14:18 来源: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

  近期,重庆市江津区聚焦困难台胞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四变”工作法构建“全链条”救助服务体系,救助响应速度提升60%,急难事项办结周期压缩为3个工作日,着力解决医疗、殡葬、劳务等困难,不断提升在津台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织密动态排查网络 变“被动响应”为“主动救助”

  创新建立“社区网格摸排—街道初审建档—台办联动复核”三级动态管理机制,依托基层网格治理体系,形成“专职+兼职+社会协同”的排查网络,实际参与网格治理人员超5000名。

  集成政策叠加效应 变“单一帮扶”为“多维解困”

  整合13个部门资源建立“涉台救助政策池”,集合民政、医保、卫生健康等9类民生政策,创新推出医疗救助“四重保障”(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临时救助+慈善捐助)、急难事务3日响应机制。

  构建长效服务闭环 变“阶段救助”为“全程关怀”

  建立全周期跟踪服务体系,形成“需求预警—精准施策—长效回访”工作闭环。事前依托基层网格筛查和“渝快办”政务平台建立困难台胞数据库;事中实施“1+N”帮扶方案(1名专职联络员+N个职能部门);事后时时电话随访、季度上门回访跟踪救助成效,累计开展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延伸服务12次。

  延伸拓展服务内涵 变“基础保障”为“暖心融合”

  创新“物质+精神”双轨服务模式,在落实基本生活保障基础上,打造“三个一”暖心工程:搭建一个两岸文化交流平台,举办端午龙舟赛、中秋茶话会等主题活动;组建一支专业服务团队,整合3家律所、2所心理咨询机构,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心理疏导;建立一套社会参与机制,发动在津台商、慈善组织募集帮扶资金5.2万元。通过服务促融合专项行动,“一对一”联系在津台胞,推动本地社区结对帮扶困难台胞家庭,台胞满意度达98%。(重庆市台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