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会在希望的田野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创业交流会成果丰硕
2012年11月21日至28日,“在希望的田野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创业交流会”在湖北举行。
此次活动由湖北省台办主办。应邀来访的台湾现代农业参访团一行48人,分别由台湾农田暨水利发展协会、台湾省农会、台湾杰出农业专家发展协会、台湾农业技术交流协会及台湾农渔特产交流协会农业界代表人士组成。在为期8天的交流活动中,参访团一行实地参观考察了武汉、荆门、襄阳、随州四地的现代农业企业和生产基地,并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农民企业家和农民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沟通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湖北省台办主任刘凯春表示,湖北是农业大省,但还不是农业强省。台湾现代农业起步早,具有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和管理理念。举办这次交流活动,旨在探寻两地现代农业合作的契机,促进两地现代农业的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23日至24日,参访团重点考察了位于荆门市的“中国农谷”。“中国农谷”建设范围12000平方公里,涵盖了荆门市90%以上的管辖区域。建设“中国农谷”是湖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主题,着力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农业科技示范、休闲观光农业展示、农耕文化传承、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集中探索实践,打造“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从屈家岭中国农谷展示馆、沙洋油菜博物馆、钟祥市台湾农民创业园到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钟祥市彭墩村,两地业界人士深入田间地头,从土壤的改良、肥料的使用、种子的筛选、温度的把控等进行面对面的广泛交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在农民家中做客,让所有来宾感慨不已,他们不仅亲眼见证了大陆现代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更亲身感受到两岸同胞浓浓的骨肉亲情。参访团团长、台湾农田暨水利发展协会理事长黄炳煌表示,实地考察的所见所闻,与想象中大有不同。“中国农谷”的建设是大手笔,如果坚持土壤改良,重视农田土地及水利规划,未来5年将大有可为。
11月23日下午,“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创业交流会”在彭墩村隆重举行。会上,高雄市弥陀区旧港里与彭墩村签订了《兄弟村里协议》,双方约定,今后每年将组织定期走动互访,围绕自然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相互学习、借鉴,探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方法和经验。同时,台湾农田暨水利发展协会与沙洋县签订了《中国农谷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共建协议》,台湾杰出农业专家发展协会与屈家岭管理区签订了《中国农谷台湾农业合作园建设协议》,根据该协议,未来3-5年内,双方合作在中国农谷屈家岭核心区逐步建立台湾农业科研基地、农耕体验基地和台湾生态农林水观光园。台湾农业技术交流协会理事长江文镇被现场的热烈气氛所感染,当场表示:“钟祥,彭墩,我来!”
27日下午,参访团在炎帝神农故里——随州市谒祖寻根,隆重祭拜中华人文始祖及农耕始祖炎帝神农氏,缅怀始祖功业,祈求两岸风调雨顺、和平繁荣。
在鄂期间,参访团还先后参观考察了武汉黄陂台湾农民创业园、襄阳市双沟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及襄阳市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随州市湖北同星农业有限公司等多家现代农业企业。所到之处,来宾们都被荆楚大地的人杰地灵所深深吸引,更为湖北同胞的热情好客所深深感动。
参访团领队黄愈丰表示,通过这次参访,增进了了解,培植了友谊,不仅搭建了两地现代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平台,也搭建了两地同胞的情感平台。他表示,鄂台之间愈发便利的交通,为两地的农产者提供了丰富的交流机会。台湾农业投资已经从东南沿海开始向中部地区更广阔的农田转移,湖北广阔的土地和台湾精进的技术相结合,加之各级地方政府政策的大力加持,两地农业合作的空间将会非常广阔。
湖北省台办主任刘凯春,荆门市市长万勇,随州市市长傅振邦等分别出席了相关交流活动,省台办副主任涂阳斌全程陪同参访。湖北各级官员平和、务实的作风和热情、干练的形象都给台湾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台湾网、华夏经纬网、中新社湖北分社及各地媒体全程参与了跟踪报道,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中国食品网等多家网站转载了活动信息。通过媒体的全面、快速传播,极大提升了活动的社会影响。
(湖北省台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