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鲁台经贸合作持续升温 亮点纷呈
2012年,山东与台湾各界充分利用两岸经贸合作继续扩大深化、山东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良好机遇,共同克服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给台资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力推进各产业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鲁台经贸合作持续升温,亮点纷呈,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鲁台经贸交流合作平台不断延伸。
王毅主任、吴伯雄荣誉主席、姜大明省长出席第十八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开幕式
9月,由国务院台办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鲁台经贸洽谈会迎来“18岁成人礼”。本届鲁台会以“相聚齐鲁、携手蓝黄、共谱新篇”为主题,并正式启用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鲁台会展中心,作为今后鲁台会的固定会址。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山东省政协主席刘伟,海协会副会长王富卿等出席,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副主席黄敏惠和1000多名台商专程赴潍坊参会。王毅主任在鲁台合作发展论坛上就落实海协、海基两会签署的各项重要协议提出10项意见措施,引起与会台商强烈反响。他指出,鲁台会举办了十八届,山东已经成为举办两岸大型经贸文化活动最多最久的省份之一,希望鲁台会越办越好,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姜大明省长发布了山东省支持台商在鲁投资、促进鲁台经贸合作的七项新举措,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据统计,本届鲁台会期间签约合同、协议台资额达31亿美元。
9月上旬,由国务院台办和山东省政府主办的“海外台商齐鲁行”活动在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威海、泰安7市举行,世界台商总会会长黄正胜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名台商参加活动。与会台商在潍坊参加了第十八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并分赴6市参观考察,既对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有了直观认识,又分别与相关市、县、区进行了合作洽谈。台商纷纷表示,山东各市的快速发展,要用“震撼”来形容。本次活动对扩大山东在海外台商的影响,深化鲁台经贸合作,融合两岸同胞感情,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10月11日至14日,由山东省政府和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共同主办,青岛市政府、省贸促会、省台办、省商务厅承办的2012山东(青岛)台湾名品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博览会有580多家台湾企业参展,共设展位1500多个,展出台湾产品3万余种,4天时间共吸引35.9万人次参观展览,交易额达4.5亿美元。期间,夏耕副省长还主持召开了由20多名参展商参加的深化鲁台合作座谈会,听取台商对鲁台经贸合作的意见建议。
2012山东(青岛)台湾名品博览会隆重开幕
年内,国台办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相继与济南、青岛、潍坊市合作举办了三场“2012台湾生活精品市集”。山东居民借此了解了更多台湾中小企业厂商和产品,“足不出户”便享受到了“台湾自由行”的购物乐趣。
二、鲁台经贸双向交流合作蓬勃开展。
全年来鲁进行经贸考察、洽谈合作项目的台商明显增多,达11.8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6%,占全年来鲁同胞总数的46.8%。特别是高层互访频繁。10月,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与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烟台举行会谈,双方就加快战略合作达成共识。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理监事访问团到济南、青岛考察。台北世界贸易中心董事长王志刚、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许胜雄、旺旺集团总裁蔡衍明、长荣集团副总裁林省三、耐斯集团总裁陈哲芳、东元集团会长黄茂雄、乡林集团董事长赖正镒、统一集团总裁林苍生、台玻集团总裁林伯实、台湾省商业总会理事长张荣味等一大批台湾大企业集团、工商团体负责人,带着优质台资大项目专程来鲁商洽合作、考察投资环境。
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在烟台会见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
全年山东共有563批2529人次应邀赴台经贸考察,团组层次明显提高。11月19日至23日,夏耕副省长率山东省经贸考察团到台湾交流考察, 分别与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三三企业交流会会长江丙坤、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等知名人士,台北世贸中心董事长王志刚、工业总会理事长许胜雄、商业总会理事长张平沼、电电公会理事长焦佑钧等工商团体负责人亲切会面,与台湾部分企业负责人就在鲁投资项目建设等交换了意见。夏耕副省长等重点实地考察了鸿海精密集团的部分企业、研发中心,与董事长郭台铭等就加强双方合作进行了深入洽谈,并参观访问了奇美电子、联发科技、英业达、日月光等电子信息技术企业。进一步了解了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动态、布局规划,推介了山东省“蓝黄”两区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促进双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和生物、海洋开发等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10月24日至31日,贾万志副省长率山东省农业经济交流团以“广交朋友,深化合作”为主题,对台湾进行考察访问,分别会晤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副主席林丰正,台北世贸中心董事长王志刚、花莲县县长傅崐萁等知名人士,拜会了台湾省商业会、农会、渔会和工商建研会、中华两岸企业发展协进会、台湾优良农产品发展协会、薇阁基金会等团体,参访了乡林建设集团、耐斯集团、旺旺集团,实地考察了台北滨江农产运销市场、台一农场、太平洋集团植物工厂、高雄前镇渔港、隆顺渔业集团、庆富造船厂、中信造船厂、花莲立川渔场、花莲寿丰乡农会宅配物流中心,并与台湾省商业会、农会、渔会和台湾省青果运销合作社联合举行了“鲁台农业渔业交流座谈会”,与花莲县政府等进行了座谈交流。交流团在台叙深情、谈合作、谋发展, 宣传推介了山东,重点介绍了山东省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和深化鲁台交流合作的良好环境,就促进农产品贸易、加强渔业合作、吸引台商来鲁投资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诸多共识,得到台湾各界尤其是农渔业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取得了丰硕合作成果。
鲁台农业渔业交流座谈会在台北举行
年内,济南市市长杨鲁豫、青岛市市长张新起、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烟台市市长王良、德州市市长陈先运和山东省农业厅厅长战树毅等也分别率团赴台考察和商谈合作事项,推进促成了一大批优质台资项目落地。
为促进山东企业入岛发展,9月和12月,山东省国资委和台湾工业总会合作,在潍坊、台湾两次举办“鲁台双向投资暨高端人才合作洽谈会”, 为探讨鲁台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和高端人才交流机制打下良好基础。在广泛进行交流的基础上,山东省共7家企业在岛内建厂或设立分支机构,与台湾同业间实现各类合作,投资额达9104万美元。
三、台商投资山东结构不断优化。
2012年,鲁台间实现进出口贸易额41.4亿美元,同比增长0.7%,其中出口额15.4亿美元,下降3.9%,进口26亿美元,增长3.6%。在总体增速回落的同时,在提升质量、提高效益、优化结构等方面取得了进一步进展。全省新批台资项目156个,合同利用台资25.2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3.9亿美元。总投资额1000美元以上项目56个,占项目总数的36%,其中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8个。截至2012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386个,实际使用台资201.7亿美元。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在第十八届鲁台会等大型鲁台经贸交流活动的推动下,全省合同利用台资和实际利用台资额均为上半年的3倍多,表明台商投资山东的信心和意向没有减弱,并随经济形势好转,在有效应对成本上升、需求不旺等不利因素的基础上,逐步加快了在山东投资发展的步伐。
海基会江丙坤董事长在青岛市黄岛区考察台资企业成霖公司
总体上看,台商投资领域持续拓展,台资项目质量不断提高,台湾大企业加快在山东布局发展。全年台商投资结构总体呈现一产稳步增长、二产结构优化、三产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台商在新兴产业领域投资进一步增长,并逐步探讨科技园区合作、产业链整合、共建大型制造基地、科技人才交流等各类新型合作模式。服务业领域成为投资新热点,全年共批准台资服务业项目66个,合同利用台资7.9亿美元,占全年合同利用台资的31%。齐鲁台湾城、齐鲁台湾金融商贸产业城、台湾医疗康体中心等一系列台湾城项目的启动建设,将为下一步鲁台相关服务业合作提供优良载体。统一集团在济阳投资1亿美元的饮料项目已于11月份正式投产;耐斯集团投资2.5亿美元的项目也已开工奠基;联电在济宁新投资三大高端核心项目,总投资额达6.7亿美元,销售收入211亿元,利税51亿元。在省领导推动下,省政府与鸿海集团就深化战略合作达成协议,有关市政府与日月光、蓝天、太平洋建设集团的战略合作也取得重要进展。
四、台湾园区建设步伐加快。
2012年,山东各类台湾园区引进台资项目88个,占全省全年引进台资项目数的56%,实际使用台资2.85亿美元,占全省使用台资额的21%。截至2012年底,全省台湾园区累计引进台资项目683个,占全省历年累计批准台资项目的16%;实际使用台资56亿美元,占全省历年累计使用台资的28%,台湾园区已成为鲁台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
台湾耐斯集团山东爱之味济阳厂在济北台湾工业园奠基
全省台湾园区吸引台资持续增多的同时,充分注重高点高端定位,发挥产业聚集效应。除富士康科技(烟台)工业园、山东省(济北)台湾工业园等台湾园区持续健康发展外,像山东省(曲阜)台湾工业园引进总投资2998万美元的天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海峡两岸(平度)农业合作实验区引进的总投资2500万美元的正宝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山东省(聊城)台湾工业园引进的总投资2400万美元的台湾超能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等,对园区发展和产业引领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五、鲁台两地直航稳步推进。
2012年,山东与台湾空中直航航线不断增多,运力持续扩大,山东航空、东方航空、长荣航空、立荣航空、中华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执行航班2352个,比上年增长36%,运送旅客达3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截至目前,山东省累计开通两岸空中直航航线 6条,往返航班5786次,共运送旅客79万多人次。9月,蓬莱港被列为两岸海运直航港口,12月,威海机场被增列为两岸空中定期客运航点。至此,山东省对台空中直航点增至4个,成为大陆开通对台空中直航城市最多的省份之一,海运直航港口增至10个,港口货物运输量也持续增多。
山东航空于海田总经理率团实地考察花莲航空站
(山东省台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