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把翠亨新区建成两岸交流示范区
2013年12月28日中午,广东省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会见了前来祝贺中山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20周岁“生日”的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一行,双方围绕如何加快伟人故里建设、促进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进行了探讨。薛晓峰表示,中山要成为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希望能把翠亨新区打造成为海峡两岸交流的示范区。
当天上午,林中森一行首先参观考察了中山市易利日用制品有限公司、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等台资企业,然后来到翠亨新区规划馆考察。在听取市委秘书长方维廷介绍翠亨新区发展规划情况之后,林中森高度评价翠亨新区的发展规划思路有创意,并现场挥笔题字“翠亨创新局,两岸共辉煌”,鼓励翠亨新区发展。
在会见林中森一行时,薛晓峰首先代表中山市委、市政府向林中森一行莅临中山考察表示感谢,并通报了中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中山1000多家台资企业为中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集群经济。中山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台资企业发展,为其转型升级提供帮助。
薛晓峰说,孙中山先生是两岸四地、海内外华人共同敬仰的世界伟人。作为孙中山的故乡,中山市非常愿意在推动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希望通过两地的努力,把翠亨新区建设成为经贸、文化与台湾紧密合作的示范区。“中山和台湾文化上的联系、双方的认同,我觉得不亚于其他的地方,所以选择在这个地方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林中森说,他是第一次到中山,中山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翠亨新区有气质、有潜力、有宏观规划,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表示,通过参观考察几家台资企业了解到,台商在中山的发展得到中山各界的大力支持,使1000多家台资企业在中山都发展顺利。对此,他代表海基会向中山市委市政府及中山人民表示感谢。“中山是实践孙中山先生理念和思想的文化示范市,这点让我非常敬佩,希望翠亨新区将来能成为两岸交流的典范。”
林中森表示,当前台资企业和大陆企业都面临转型升级,将来两岸会有更多的交流合作项目。未来两岸交流合作的新趋势、新方向是,在经贸方面,两岸能够共定产业标准,共创全球品牌,共同开拓全球商机,共同掌握市场分工,共同引领全球化发展;除了经贸之外,还会加强科技、环保、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引领中华文化发展,做文化交流的推动者,做生态文明的维护者,做世界和平的缔造者,让全球对两岸交流合作的成果刮目相看。
陪同林中森一行的海协会副会长蒋耀平,用“经贸合作手牵手、文化交流心连心”这句话来形容当前的海峡两岸关系。他说,截至今年10月份,两岸的贸易额已达1807亿美元,预计今年将达到2000亿美元,经贸合作日趋紧密,海协会将继续推动中山作为两岸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交流的重要平台,实现两岸更紧密的合作。“我们也希望,中山市能够成为率先落实两岸达成的共识的示范点,让翠亨新区这个重要平台更加促进两岸合作交流。”
会见时,中山市领导邓小兵、梁丽娴、冯煜荣等在座。
中山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庆20华诞
2013年12月27日下午,中山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成立20周年庆典活动在城区隆重举行,海协会副会长蒋耀平、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祝贺中山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迎来20周岁“生日”。
广东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孙中山基金会理事长、原省政协副主席汤炳权,省台办副主任陈林佐,全国台企联会长郭山辉,中山市领导陈良贤、梁丽娴、冯煜荣、韩泽生等出席活动。
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在致辞中,代表中山市委、市政府向中山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和广大台商为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说,中山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成立20年来,积极支持中山社会建设,捐资捐物超过1.1亿元,为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加深台资企业与政府的沟通、密切中山与台湾以及两岸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中山市正全力实施“三重”工程建设和“新三百”计划,启动了翠亨新区开发建设。希望中山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充分利用好一系列扶持政策,发挥自身优势,把台资企业做优做强。中山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台商和台资企业发展,努力营造让台商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开心生活的环境。
陈良贤还向为中山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台商颁奖。另有40家台资企业也受到表彰。
中山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李俊德在大会上说,广大台商今天获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海峡两岸的和平稳定发展,特别是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中山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对台商的关心支持;得益于广大台商对协会的无私奉献和敢闯敢拼的创业精神。如今,广大台商已经把中山当作第二故乡,“中山好,台商就好”已经深深烙在心里,今后一定继续努力拼搏,共同创造中山和海峡两岸的美好未来。
当天下午,中山台商投资企业协会成立20周年图片展同时开幕,300多张记录中山台商创业足迹的珍贵历史照片与市民见面。中山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永远荣誉会长陈中和说,他于1989年3月来到中山投资。当时他考察了福建和广东沿海一带的许多城市,最终决定选择中山。“当时的中山还很落后,城区有很多地方还是农田或荒地,大公路只有105国道。但是,正因为中山的博爱开放包容,特别是历届市领导对台商都很关心支持,让广大台商受益匪浅。大家都认为,来中山投资创业来对了!”中山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监事长吴连助也表示,他于1991年来中山投资,得益于大陆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山市各界的大力支持,台资企业在中山的发展都很顺利,他不仅是中山经济社会的建设者,也是中山改革开放成果的分享者,更是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者。
(广东省台办、中山台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