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台湾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在杭州举办

2014-08-26 09:19 来源: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

  

  8月23日,来自台湾义守大学、台东大学、高雄师范大学、亚东技术学院、实践大学、淡江大学等高校的70余名台湾大学生抵达杭州参加“见证中华历史,迎接民族复兴”中华文化研习营活动。

  海协会副秘书长王小兵、杭州市台办副主任阮兆牛等出席在浙江博物馆举行的开营仪式并讲话。王小兵为台湾大学生授课,并与学生们进行现场交流和互动。他表示,台湾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系列活动自1997年起在大陆多个城市举办,为帮助台湾青少年了解大陆、认识大陆开启了重要的窗口。他希望同学们在研习活动中,要用“心”、用“眼”观察、深入思考,善于提问,在实践中收获真知,同时也欢迎同学们今后来大陆继续深造、就业创业。

  阮兆牛对台湾大学生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这次研习活动中,同学们将有机会深入体验杭州的风土人情,全方位感受杭州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文化氛围。希望同学们能在研习营中有所学、有所得,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带回台湾与家人、朋友分享。

  此次活动为期8天,多名杭州籍陆生志愿者将作为“东道主”陪同台湾学生们一起在杭考察学习。行程中,学生们将赴浙江博物馆听取“吴越文化在浙江”专题讲座,系统学习吴越文化发展脉络;考察玛瑙寺连横纪念馆,深入了解杭台两地历史渊源及文化交流情况;通过参观中南卡通等大陆优秀民营企业,听取企业创业故事,以及和在杭台商面对面交流,帮助台湾大学生了解杭州繁荣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以及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将为台湾业者带来的广阔机遇。作为本次活动特色之一,学生们还将赴金华参观“台湾义勇队纪念馆”,实地学习和了解台湾同胞为“保卫祖国、光复台湾”来到大陆参加抗战的光荣历史。此外,学生们还将参观考察“2014世界遗产名录”的京杭大运河、被誉为“文明曙光”的良渚博物院、有“天下第一社”美誉的西泠印社,以及雷峰塔、南屏晚钟等历史古迹,亲身体验古都杭城的深厚人文底蕴。

  台湾大学生“探寻吴越文脉、感受古都魅力”研习营活动已连续9年在杭举办,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22个班次,吸引1200余名台湾师生参加。近年来,杭州市台办还利用暑期时间,坚持开展“台湾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并于今年首次由陆生邀请台生来杭参加“2014年杭州市两岸大学生交流营”,为创建多样化的两岸青少年交流平台,帮助台湾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台湾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访连横纪念馆

  

  暑期档的连横纪念馆,不仅环境清幽怡人,更成为两岸大学生陆续“扎营”的文化宝地。8月25日,70余名台湾大学生组成的“2014年暑期中华文化研习营”团队一早便来到连横纪念馆参观交流。

  在纪念馆讲解员的陪同讲解下,台湾大学生们逐一参观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展厅,感受渊源深厚的两岸文化。学生们纷纷感慨道,在杭州的西湖边能看到对台湾历史文化如此全面而系统的展陈和介绍,格外亲切和感动,对两岸文化与情感的紧密联结也有了更为深刻认识和体会。

  连横纪念馆自开馆以来,已接待台湾高校师生1200余名。纪念馆将继续充实馆藏,增强互动,吸引更多的两岸年轻一代到此参观访问,架起起文化和情感交流的桥梁。

  杭州市台协会会长与台湾大学生畅谈“创业经”

  “台湾大学生中华研习营”活动在杭8天行程过半,丰富的考察交流活动让同学们对杭州这座幸福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验。8月26日下午,研习营一行70余人来到位于西湖湖滨商圈的两岸咖啡,听取杭州市台协会会长、两岸咖啡董事长杨进发为大家讲述创业故事,传授大陆“创业经”,这是本次研习营活动的一大亮点。

  杨进发是从台湾到大陆投资创业的第一代台商,谈到创业心得时,他表示,在大陆投资创业20余年,从拉链制造、电子业、房地产、大卖场到餐饮,从二产转型到三产,他觉得在大陆创业最重要的是跟上大陆迅速发展变化的节奏,迎合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战略,才能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同学们在交流时坦言,当前台湾青年对自己的前途和发展都很困惑,不知道怎样才能“赢得商机”?杨进发表示,早年在大陆投资创业的台商们把握住了机会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大陆巨大的市场和商机更属于当下两岸青年一代。

  交谈中,杨进发对杭州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他表示自己之所以把“两岸咖啡”总部设在杭州,是因为这是一座很懂得“生活”的城市,并且有着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他鼓励同学们在杭期间,有更多发现、更多收获,将来有机会到杭州来就业创业。  

  (杭州市台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