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艺术团“欢乐庆元宵”亮相台北
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上海文化联谊会和上海市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承办的“欢乐庆元宵”2月27日起在台湾巡演。上海文化艺术团在台湾巡演,足迹遍及台北、高雄、花莲、南投,深入剧场、体育馆、小区广场、文化园区和高校等地,把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节目送给当地民众。
水乳交融的互动
这次巡演,由上海著名艺术家组成,包括京剧表演艺术家史依弘、二胡演奏家马晓辉、青年唢呐演奏家胡晨韵、女魔术师严荷芝、青年歌唱家罗雨和席燕娟以及上戏舞蹈学院青年舞蹈团等。6场演出由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张民权和台湾主持人魏德瑜连袂主持。
3月4日晚,在台北市政府大楼亲子剧场上演的综艺晚会可谓是重头戏之一。这台主题为汇聚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精粹的综艺晚会,不仅是文化部“欢乐春节”主题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也是今年上海台北双城文化交流的首站,更是一场水乳交融、情感共通的文化互动。欢天喜地的开场歌舞《今天是个好日子》点燃“闹元宵”的火热气氛。台北市立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共同演出了合唱《一眼瞬间》。
听说上海艺术家将前往演出后,高金素梅舞蹈队、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街舞团以及当地居民组成的锣鼓队也纷纷请缨上台,各展风采。因此,上海、台北两地事先就展开了“网络排演”——来自沪台两地先互传乐谱、视频等数据,各自在本地排练,然后在台北当地当天合成。复旦大学尤其重视此次演出活动,甚至派出学生提前到台北市立大学当指导……
澎湖湾“认外婆”
经马晓辉改编的二胡《草原赛马》,在保有主旋律的同时,更展现出两根弦也能幻化出万马奔腾、战马嘶吼的声效。魔术《万紫千红满园春》徒手一秒就能变出繁花朵朵。刘宾、马燕表演的“头顶芭蕾”总是同时赢得惊呼和掌声。胡晨韵没想到在小区广场上能遇上当地会吹萨克斯的建筑师吴陆,两人临时现场飙技让当地民众掌声雷动。最具有感染力的青年演唱家罗雨,经常走进观众席,在《外婆的澎湖湾》间奏时分“认外婆”;在《向天再借500年》的间隙,向观众“祝寿”。
最终,观众与演员在节目互动中积聚的浓情厚意,在全场大合唱《相亲相爱》中升华:“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台湾观众一边合唱一边鼓掌一边欢呼,不少观众还流下了热泪。不少居民看完演出后,还当场送来莲雾、木瓜等当地时鲜水果送给演员,连声说——“你们要经常来!”
“你们要经常来”
台湾本地民众很少有机会看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综艺晚会。因此,艺术团连日来在台湾巡演的消息,经TBVS、南投新闻、中天、东森、旺报等媒体报导后,引发观摩热潮。
在佛光山的演出仅有3场,有4500名观众观看。但是,更多的观众排长队几乎到馆外,还无缘进入。对此,好多观众争相与艺术团团长刘文国握手:“你们的节目特别精彩,技艺相当精湛,太赞了!我们十分喜欢。”“希望你们今后你们经常来,不要只演3场,要演出3天!”“你们亮出了一台高水平的演出,今后一定要常来啊!”刘文国很感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今后我们一定要进一步交流。”
6日,艺术团要在座位为5000人的花莲小巨蛋上演规模最大的一场晚会。但是前来索票的观众已经超过1.2万名。为了满足其余7000名观众,特地在小巨蛋外草坪上将支起大屏幕,现场直播室内演出。与此同时,电视台也将同步传送到每家每户……
在魅力中对话
近年来,沪台两地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受到宝岛人民的欢迎。“欢乐春节”系列演出活动已经连续赴台巡演十多年,“欢乐庆元宵”也日渐成熟,并成为两地文化“走亲戚”,情感互动共表演的代表性品牌活动。
上海文化艺术团的节目具有鲜明的海派特色,融汇了中华戏曲、民乐、曲艺、魔术、杂技、歌舞等各个艺术门类根植于民族性。此次交流,既是中华传统文化进入台湾校园,也是两地青年之间的深入对话。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汤康敏的本专业是中医针灸,但是也擅长唢呐和口弦。她不仅与胡晨韵合奏,还将走入济慈大学向当地大学生演示传统民乐的奥妙。史依弘也将在演唱京剧之余,演示、解说“手眼身法步”,生动立体得展现出中华京剧艺术的魅力。
在中华文化的魅力中对话,还将持续。
(上海市台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