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专家学者聚贵阳研讨绿色产业合作新前景
6月27日下午,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主办、贵州省台办承办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新常态新机遇:两岸绿色产业合作新前景”分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办,海协会原会长、国台办原主任陈云林,台湾三三会会长、海基会原董事长江丙坤,南开大学副校长朱光磊,贵州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晓凯出席论坛并分别致辞。国台办及海协会领导、两岸嘉宾和贵州省环保、农委及科研单位负责人、在黔台商等120人参加论坛。
陈云林致辞时指出,现在是我们共同推进生态建设的关键时刻,也是两岸同胞共同携手,协同前进,为两岸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的最好时机。台湾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为大陆在生态、能源产业等方面提供互补性经验,实现互利双赢。大陆生态产业容量大,发展前景广阔,也为台湾的绿色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贵州是大陆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省份,它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态优势明显,希望海峡两岸能够共同努力,在两岸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把贵州作为一个起点,让我们在这里共同寻找商机,共同发展。
江丙坤表示,两岸应继续加速形成与环境生态保护有关协议,以此作为一个平台,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应将绿色产业合作作为一个重点,由民间组织来推动,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优势与作用。另外,两岸成立了经济合作委员会,应该将绿色产业作为重要研究课题,选择一些重点项目试验合作。相信两岸历久弥新,不论是环保还是生态,或是新能源,都希望借由今天的论坛找到新的合作方向,擦出不一样的火花,不断强化两岸绿能产业合作,以创建永续发展的新纪元。
朱光磊指出,2015年《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绿色产业的发展定义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大力推动大陆经济加速向绿色化转型。两岸都高度重视绿色产业的发展,各具优势,合作前景广阔,今年的论坛是两岸经贸合作中更高层次的交流和探讨,相信这对创新两岸产业合作理论、增进两岸产业合作实践,推进两岸绿色产业发展转型和升级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晓凯代表贵州省委向陈云林、江丙坤先生和远道而来的台湾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朱光磊校长和来自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的教授、专家学者们表示衷心感谢。刘晓凯部长指出,“新常态、新机遇,两岸绿色产业合作新前景”主题论坛,是对2014年主题论坛的深化和拓展,相信通过生态文明论坛这个交流平台,探讨全球绿色产业最新成果,把握发展趋势,寻找两岸合作新机遇,不仅为贵州发展提供借鉴,更能不断建立完善两岸企业、院校、非政府组织等各界交流与合作新机制,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论坛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梁琪主持,台湾环境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陈龙吉、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小衡、台湾工研院知识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台湾大学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系教授张斐章、南京大学教授孙宁华、台湾财团法人中卫发展中心董事长佘日新分别作演讲,与会嘉宾分别围绕两岸绿色产业合作、两岸产业与发展、两岸绿色产业合作路径、包容性发展经验与两岸环保产业未来发展、水与绿色增长、中国碳交易市场及其价格影响因素、中小企业抱团与绿色GDP等议题作展开讨论。
论坛还发表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新常态新机遇:两岸绿色产业合作新前景”分论坛倡议书》。(贵州省台办供稿)
赵克志陈敏尔会见江丙坤陈云林一行
6月27日下午,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在贵阳会见“三三会”会长江丙坤、海协会顾问陈云林一行。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刘晓凯参加会见。
赵克志、陈敏尔代表贵州省委、省政府欢迎江丙坤、陈云林来贵出席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赵克志说,贵州与台湾渊源深厚,近年双方经贸、文化、旅游等方面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呈现出人员往来增多、经贸合作加快、文化交流扩大的良好态势。当前,我们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省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因地制宜选择发展大数据信息、大健康医药、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业、新型建筑建材业等五大新兴产业。希望“三三会”和海协会继续关心支持贵州,为两地深化交流合作建言献策,推动双方在电子信息、山地农业、旅游业和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努力实现山海相连、携手同心,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江丙坤、陈云林说,这次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规格高、效果好,充分反映了贵州生态之美、发展之快。近年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带领下,贵州全省致力于绿色发展,符合国际潮流,体现贵州实际,也为沿海台商转型发展和两地绿色产业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三三会”和海协会将积极牵线搭桥,为深化台湾与贵州交流合作多做一些实事,进一步促进两地企业优势互补、两地民众更多往来,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贵州省委秘书长刘奇凡,省政府秘书长唐德智,“三三会”、海协会和贵州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见时在座。(贵州日报 赵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