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两岸青年中原文化研习营在信阳开营
1月20日,2016两岸青年中原文化研习营在信阳师院举行开营仪式。本次活动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信阳师范学院主办,河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信阳师范学院新中原协同创新中心、信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和河南省台湾研究会共同承办。河南省台联秘书长沈艳,信阳师范学院副院长李俊,信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徐永刚,市台办副主任袁中海,台湾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院长林登顺,以及32名台湾师生和信阳师范学院的师生等参加了开营仪式。
开营仪式上,徐永刚表示,两岸青年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两岸的前途也在两岸青年身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两岸青年共同为之奋斗。希望通过研习营活动,豫台两地青年朋友们相互交流、加强了解、增进感情,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李俊在致辞时简要介绍了信阳的历史、文化、旅游等发展状况,以及信阳师范学院的基本情况,并预祝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仪式结束后,两岸青年共同倾听了“走进中原 回望原乡”学术讲座。当晚,还举行了汇聚两岸文化、展现青年风采、内容丰富多彩的师生联谊活动。
2016年全国台联台湾青年冬令营到漯河参访
台湾青年研习营营员参观许慎文化园
台湾青年研习营营员参观陈星聚纪念馆。
1月19日-20日,由全国台联组织的2016年台湾青年研习营一行37人到漯河参访交流,河南省台联秘书长沈艳陪同参访。漯河市政府副秘书长徐长来、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袁国亮、市台办主任刘铁会见了冬令营一行。
徐长来向远道而来的台湾青年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晶,青年学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有义务和责任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希望广大台湾青年学生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携手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在漯期间,研习营一行先后参观了陈星聚纪念馆和许慎文化园。在陈星聚纪念馆,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台北首任知府陈星聚建设台北、抗法保台、抵抗外侮的英雄事迹。同学们听着讲解,看着与台湾相关的图片和资料,纷纷表示感觉很亲切也很震撼。在许慎文化园,同学们认识了许慎和《说文解字》,了解了许慎文化的内涵,体会到说文解字的智慧和精神。
通过这次研习营活动,台湾青年朋友认识了漯河,领略了漯河的人文风情,感受到漯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原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台湾青年研习营参访固始县
1月21日,由全国台联组织的2016年台湾青年研习营一行32人到固始县参访。研习营分别参访了固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根亲博物馆和开漳圣王陈元光祖祠。
在根亲博物馆内,营员们看资料,查档案,仔细聆听讲解员讲述台湾的姓氏渊源与固始的联系,观看历史上四次大规模移民南迁的历史及南迁路线,了解陈元光父子“平啸霍乱”,建漳立制丰功业绩,翻阅姓氏谱牒。当获悉据1953年台湾人口统计资料证明,台湾500户以上的100个大姓中,有63个姓氏的族谱均记载其先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时,大家不禁惊叹两地渊源之深。
陈元光祖祠位于固始县陈集镇。据史料记载,唐朝初年,时任唐朝左郎将的固始人陈元光两次率87姓8600名固始藉将士赴闽平叛,建立漳州。陈元光治理漳州期间主张民族团结,维持社会安定,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广泛传播中原文化。唐代中后期至明清时期,开漳将士后裔大量迁居台湾,也带去了大陆的“开漳圣王”香火。开漳将士后裔迁台后,广建庙宇,每年举办民俗活动,以各种方式纪念陈元光。粗略统计,台湾全岛祭俸陈元光庙宇300余处,信众达500万人。在开漳圣王纪念馆陈元光塑像前,研习营成员们焚香祭拜,追颂圣王功德,表达敬仰之情。
(河南省台联、信阳市、漯河市、固始县台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