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北市中小学家长协会代表团参访江苏
7月18日晚,来自台湾新北市中小学家长协会34名代表在上海浦东机场1号航站楼大厅,与前来送行的江苏省及镇江市台办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告别、拥抱、个人合影、家庭拍照、集体留念,那种难舍难分的场景引来众多羡慕的目光,在场的旅客纷纷举起手机,留下感人的一幕。“再见了大哥”,“ 再见了小妹”,“记得要再来呀”,“来台湾提前微信通知”。就在这样的话别声中,由江苏省台办主办,镇江市台办承办,在南京、苏州、扬州市台办支持下,台湾新北市中小学家长协会“文化深耕、梦圆两岸”江苏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这次交流活动从7月12日开始,历时7天。参访团一行先后深入南京市中华中学、镇江市中华路小学,了解家校联手共育成长的经验做法;走进台资企业---海昌眼镜(镇江)公司、镇江北台壁纸公司,感受台商台胞在苏生活生产现状;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唤起共同记忆,促使家长携子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期间,参访团还参观了丹阳眼镜博物馆、扬州486非遗集聚区、苏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上海黄浦江景观等,目睹了大陆中等城市、大城市和国际大都市建设风采。参访团成员一路惊奇、一路兴奋、一路欢歌、一路感慨,作诗吟对咏联,纷纷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两岸学生家长交流达成共识
“文化深耕、梦圆两岸”是这次交流活动的主题。7月14日,参访团一行在镇江市中华路小学与校家长委员会举行“家校联动,共助成长”交流活动。活动中,参访团参观了校园及教学设施,校史室等,宾主双方分别介绍了家校联动共助成长的具体做法,并就家校联动,培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进行了广泛交流。中华路小学学生的笛子、二胡、相声、书法等才艺展示以及新北市学生家协代表即兴诗歌创作、书法表演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中华路小学家长委员会代表们表示,两岸根祖同源,文化相通,在中小学学制及课程设置上基本相同,交流起来很方便。特别是台湾的家长协会制度由来已久,发展很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比如台湾家协的助学基金制度等。希望两地家长协会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多来往,相互取长补短,共谋家校联动,共同传承中华文化,为促进两岸青少年交往做贡献。
台湾新北市中小学家长协会参访团团长苏金英感慨地说:“这次交流团成员大多是第一次来大陆,交流活动让台湾家长们感受很深,大陆教育发展很快,优秀的教育团队,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优美的学习环境让我们大开眼界”。
参访团成员葛先生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当下传承是最迫切、最需要的。作为一个教育者,这次大陆之行感到了一种责任,看到的,听到的回去后一定会传播,并且当即为在台的孩子报名参加了“梦圆两岸中华情”台湾学子大陆研习营活动。7月18日他刚刚到家,他的孩子19日就随研习团来到了南京。
在台从事幼儿教育的王女士说,教育需从幼儿抓起,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的应该是健康的种子,她表示将择期再来大陆考察和学习交流幼儿教育。
从相识到认知,时间虽然短暂,但两岸同胞传承中华文化的美好愿望是一致的。以不同态势探讨环境品格教育之成长,多元互动增进了两岸世代根深的同胞情谊。参访团副团长李文良感慨,这样的交流活动办得实、办得活、办得好,为两岸开展校际师资交流、人才培养、学生互动和家校联动拓展了新渠道。
参观考察台资企业个个点赞
台商在大陆发展得如何,大陆的投资环境到底怎样是首次来大陆的台胞关心的热点。7月14日下午,当满载着交流团员的大巴车冒雨驶进江苏海昌眼镜(镇江)公司厂区的时候,车内的手机一个个贴着车窗,照相、录像不停忙活,惊叹声音不绝于耳:“哇,这就是蔡依林代言的海昌隐形眼镜,厂区好大”!听说有台湾乡亲要来参观,公司有关负责人早就撑伞迎候在门口。随后,参访团在海昌公司的报告厅观看了公司的视屏简报,参观了公司的产品陈列室和全自动无菌生产及智能包装流水线,团员们争先恐后忙着与老乡照相,摆起的姿势只有一个,那就是竖起拇指点赞。听闻丹阳市区有全国最大的眼镜市场,人群中开始沸腾:“导游,快带我们去买”。因此,只得临时调整行程,满足大家的愿望。外面的雨下得很大,但丝毫档不住团员们的购物激情。一个半小时后,大包小包满满皆是眼镜,太阳镜、近视镜、老花镜,带给家人的、送给朋友的,留给自己的,很多人直接戴着出来,摆着各种姿势扮酷,自拍互拍,有的直接视频传回岛内。
7月16日下午,在参观完茅山景区返回途中,导游告诉大家,在美丽的茅山脚下,有家你们新北老乡创办的企业“北台壁纸”。这下,又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大巴车临时驶入一个花园式的大院---台北壁纸公司。公司董事长的两位 “公子”出门迎接大家,又在公司样品陈列室介绍产品,团员们个个听得入神,又点头又是竖拇指,一圈下来,已经有人拿着本子在统计,我要买这种,他要买那种,弄得开票的会计手忙脚乱。一箱箱壁纸,把大巴车箱塞得满满的。
“只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保障以及开放包容的政策,才能成就我们台资企业长足的发展”。大 “公子”挥手送别老乡时,又顺带了一句:“你懂的,欢迎再来”。
感同身受一路唱响“一家人”
“你的家乡在台湾,我的家乡在大陆。从前时候是一家人,现在还是一家人。手牵着手,户并着肩,轻轻唱着我们的歌声,团结起来,相亲相爱,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现在还是一家人,永远都是一家人”。一首经典的台湾民谣,成为参访团每天必唱的歌。每走到一处,宾主双方,不分年龄大小、不分职务高低,不分男女性别,连同饭店服务员也参与其中,大家围着餐桌,手拉着手载歌载舞;大巴车行进途中,大家合着节拍,打开手机伴奏。“我们都是一家人”,歌声在风雨中、在烈日下穿越。不变的音韵,唱出了共同的心声:我们永远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参访团抵达江苏第一天晚上欢迎晚宴,开席前没有精彩的演讲,而是手捧着一个精致的蛋糕向众人介绍,今天是交流团团员高丽玉女士的生日,让我们高唱生日歌,为她祝福,生日快乐!一下子团员们惊呀地欢呼,而高丽玉女士激动得哭了。一踏上大陆这片温暖的土地,就有了到家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仅留在了高丽玉心中,更是扎根在所有团员心中。
7天的交流行程,所到之处无不洋溢着家的氛围,握别的手总是舍不得放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少团员表示,无论是7天的时间过得太快还是7天时间安排太短,我们总会回来。真道是:两岸亲情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江苏省、镇江市台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