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出台意见推进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核心区建设
为抢抓国家级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授牌机遇,深入贯彻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淮安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近日,淮安市委市政府出台《推进淮安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承接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促进台企转型升级,创新台商服务模式,全面推进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打造淮安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核心区。
《意见》指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淮安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的核心区,要坚持以深化淮台合作为路径,以台资企业产业集聚为根本,以创新优质服务为特色,以创建国家级示范区为标准,以省级联席会议为平台,突出支撑引领地位、承载集聚功能、示范创新效应,努力建设成为两岸知名、全国领先的特色载体,全面打造两岸产业集聚示范区、台企转型升级先行区、台商台企服务创新区和两岸交流合作引领区。
《意见》从核心区的目标定位、规划引领、产业合作、载体建设、平台交流、环境服务和组织保障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说明。
淮安吹响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建设“集结号”
近日,淮安市委、市政府印发《淮安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建设工作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吹响了淮安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建设“集结号”。
《行动方案》指出,要贯彻落实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淮安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以产业合作为主线、优化环境为抓手,积极探索两岸交流合作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将淮安台资集聚示范区建设成为两岸产业合作的拓展地、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先行地、服务台商台资企业的引领地和台湾青年创业的活跃地。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0年,力争累计引进台资项目2000个。积极打造台资高地升级版,实施台资项目倍增计划,确立淮安“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台资高地”地位。做到产业合作有特色、载体建设有成效、人文交流有层次、服务保障有亮点。
《行动方案》还将45项具体工作,明确到牵头单位和参加部门。
淮安市着力打造台资产业集群 推动产业深度融合
为加快推进国家级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建设,淮安市着力推进淮台共建,努力打造台资产业集群,推动淮台产业深度融合。
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着力招引新能源整车、发动机、压缩机、电池、电机、电控等产业项目,以敏安电动汽车、实联长宜动力电池等企业为龙头,打造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链条,推进两岸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
打造电子信息产业。着力招引电子元器件、IC及印刷电路板、消费电子、家电产品,大数据、5G通讯等信息家电项目,以富士康、臻鼎科技、达方电子为龙头,重点瞄准半导体、通讯、消费电子等现阶段台湾较大陆领先、两岸互补性强的产业链项目,推进两岸信息家电产业园建设。
打造智能装备产业。着力招引机器人、高档伺服系统、3D打印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医疗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高性能数控金属切削与成型机床、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项目,打造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全省知名的智能装备生产基地。
打造生命健康产业。着力招引高端医疗设备、现代生物医药、生命健康服务及人体植入材料等项目,以晟德大药厂、京永自行车、明伦运动器材等企业为龙头,全力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积极依托综合保税区、空港产业园两大载体推进电子口岸平台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相关业务开展,全面推动两岸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打造海峡两岸跨境电子商务基地。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引进台湾企业与综合保税区共同打造保税物流,与空港产业园共同打造航空运输和机场仓储物流;开辟内河集装箱运输绿色通道,打造以新港为龙头的港口集装箱物流基地。
(江苏省、淮安市台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