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蓉台中职学生技能交流营”在成都举办

2016-10-31 15:08 来源: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


第二届蓉台中职学生技能交流营开营


共同搭建模型


共同绘制建筑手抄图


现场竞技创意摆砖


进行现场测量

  10月23日至30日,由成都市台办、成都市教育局联合举办,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台湾南港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等学校师生各50余人参加的“第二届蓉台中职学生技能交流营”活动在成都举行。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出席交流营汇报表演及签约仪式等活动。

  交流营活动以“7技能交流为纽带,两岸青年创未来”为主题,两地师生通过同食、同住、同学习,围绕建筑测量、建筑CAD、手抄建筑施工图、筷子搭桥、创意摆砖、创意空间等建筑课程开展技能竞赛和互动交流学习,并举行学校人文素养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汇报表演等,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进技能、体验过程、获取友谊,进一步促进了蓉台青少年在建筑技能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展现出两岸青少年的活力与创造力,搭建起两地中职学生之间文化传播、技能交流的桥梁,促进成都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交流营活动还将赴川大校园、东郊记忆、宽窄巷子、成都博物馆、成都规划馆等地参访。

  交流建筑技能 放飞青春梦想——“第二届蓉台中职学生技能交流营”活动侧记

  10月23日至30日,由成都市台办、成都市教育局联合举办,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台北南港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等学校100余名师生参加的“第二届蓉台中职学生技能交流营”活动在成都举行。通过结对子、拼技能、听讲座、同演出、学曲艺、观风景,蓉台青少年在感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现代文明建设中,进一步增进了交流与沟通。

  筑梦深化交流的平台

  去年10月,“首届蓉台中职学生技能交流营”在成都市礼仪职中举行,来自台湾树人高级家事商业职业学校、谷保高级家事商业职业学校、稻江高级护理家事职业学校、开平餐饮职业学校4所中职学校和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财贸职业高级中学、现代职业技术学校3所中职学校共100余名师生,围绕餐饮、旅游、美容美发专业开展技能交流,开启成都与台湾中职教育领域专题交流活动。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为进一步传承两岸中等专业职业教育,“第二届蓉台中职学生技能交流营”活动如期举行。台北南港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师生和弘光科技大学校长、朝阳科技大学校长等一行55人与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师生40多人参加交流营。交流营活动以“技能交流为纽带,两岸青年创未来”为主题,两地师生在活动中同食、同住、同学习,围绕建筑测量、建筑CAD、手抄建筑施工图、筷子搭桥、创意摆砖、创意空间等建筑课程开展技能竞赛和互动交流学习,举行学校人文素养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汇报表演,并赴成都东郊记忆音乐街区、宽窄巷子、成都博物馆、成都规划馆等地参访。交流营活动进一步深化两岸学校交流合作,搭建两岸中职学生之间文化、专业技能交流的桥梁,推动海峡两岸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交流的窗口已打开,行动的步伐更坚定。“专业技能的交流只是蓉、台学生交流的一部分,交流中得到的情感才是最珍贵的,希望类似的两岸交流活动能长久延续下去。”台湾木铎学社理事长陈汉强先生道出交流营的初衷。时间虽然短暂,大家从相识到相知,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进技能、体验过程、获取友谊,展现出两岸青少年的活力与创造力,搭建起两地中职学生之间文化传播、技能交流的桥梁才是中职学生交流的真谛。

  筑梦携手比拼的舞台

  成都中职教育具有比较完整的教育框架,基本形成百花齐放、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台湾中职教育也有开放多元的教育模式和比较现代的教育手段,是助推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文化根基、教育传统相同,也没有语言和文字的隔阂和障碍。两地学生取长补短、携手并进开展了一场无声的比拼。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建筑测量作为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要求人的认识和行为要一致,细致入微、用心揣摩。同学们用“鲁班尺”丈量天下,挥汗如雨,穿行于校园间,用所学的测量理论、知识、方法和操作技能,运用好高程、角度和距离,掌握好常规测量仪器使用、检验与一般校正,奠定好建筑工程一线施工与管理专业人才基础。

  建筑是跳动的音符,是吟唱的诗句,是凝固的音乐。在手抄图比拼中,同学们将确定的建筑轮廓布置于总平面中,用指尖、笔尖仔细完成各项要素,用细致、专注表述建筑的生命力。用锤子把钉子一颗颗地敲在白色木板上,并在白色木板上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色调,这个“钉子雕塑”可是一件挑战同学们耐心与细致、配合与心力的事儿,体验的是“密集的美”,收获的是“慢慢的成长与成功”。筷子搭桥,通过筷子间的相互别压、穿插,能把所受的重力分解到每根筷子,从而使整座桥梁非常扎实、稳当,做成桥形建筑。考验的不仅是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对力学知识的活学活用,更是激发学生钻研科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所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的趣味制作。

  一场创意竞赛悄然开始——创意摆砖。一块砖,四四方方,有棱有角,经不起风吹雨打。但是遵循了“错缝搭接”的原则,将砖的垂直砌缝有规律地错开,从而保证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让一座座高楼平地而起,点燃青少年的创意激情,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提升。生活到处都是美和可利用的东西,两地学生还开展了旧物利用和旧屋改造活动,通过各种装饰品的点缀,充满创意和想象空间的设计,凸显建筑装饰专业对房间设计的自在感和情调感。“这边的同学想象力更丰富,动手能力也更强,这几天的交流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台北市南港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学生蔡亚芸对创意空间课程印象最为深刻。

  交流营闭幕成果展演,两岸师生共同出演音乐剧《梦回锦官城》。该故事以一名来自宝岛的学生来蓉旅游,路遇两名成都青年热情推荐成都为线索,以此次技能交流营为背景,不断闪现武侯祠、变脸、阿里山、101大楼等两地特色元素。同学们通过短短几天艰辛的创作和排演,运用舞蹈、合唱、沙画舞、激光互动秀等表达形式,表现成都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蓉台青年之间结下深厚友谊。舞台上有比拼,舞台下是朋友。正如台湾木铎学社理事长陈汉强所说,青年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希望,期待台蓉学生将友谊延续下去,成为两岸和平交流的使者。

  筑梦美好记忆的窗台

  实践出真知,交流出感情。“第二届蓉台中职学生技能交流营”中,两地学子同吃、同住、同活动,从忘我竞赛的场所到无话不说的闺房,从校园到参访点,一路走来亲密无间,感情醇厚。“这些天与南港学生一道进行了建筑测量、创意空间设计、旧屋改造等协作,让我收获颇丰。”成都学生如是说。“成都、台湾的学生各有所长,交流意愿很强,通过几天的接触,与成都学生结下了深厚友谊,在技能操作方面也有很大提升。”台湾学生感受很深。

  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受专业等方面的限制,学校对外教学、研究方面的交流很少,这次与台湾学校的交流是了解不同教育方式的一个很好机会。为此,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和台北市南港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两所学校签署了《校际交流协议》,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互派教师学生学习交流,建立长期友好交流窗口。并已规划下一步的交流项目,希望能把两地中职学生技能交流搭建成为一个教师和学生切磋技艺、展示风采的大舞台。

  走过都江堰水利工程,惊叹古人智慧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的膜拜;漫步博物馆、锦里、春熙路,让最成都、最传统的文化和人文思想在交流碰撞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参访杜甫草堂,追忆诗圣杜甫思索国家命运,为百姓担忧的伟大情怀……透过这些成都元素交织的窗口平台,两地同学收获得是满满的记忆与念想。但愿在台湾孩子成长的一生中有成都深刻的记忆,也祝愿在成都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台湾美好的影子……

(成都市台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