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潍坊市对台工作十件大事

2017-01-26 16:34 来源: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

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山东省省长郭树清等领导到潍坊指导对台工作

  一、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来潍坊调研并发表对台重要讲话

  2016年8月31日至9月1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来潍出席第22届鲁台会并考察调研潍坊对台工作,先后到潍坊两岸交流中心、高新区蓝色智谷中科创新园、歌尔声学产业园及台资企业大同宇骏新能源进行考察调研;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副省长夏耕,省台办主任张雪燕,潍坊市委书记杜昌文,副书记、市长刘曙光等共同调研。张志军主任充分肯定了潍坊市对台工作取得的成绩,希望山东省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关心台商、支持台资企业发展,为台商在山东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狠抓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率先启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中央作出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决定后,2月29日,潍坊市委台办即以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率先启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省、市委作出部署后,又迅速调整工作方案,既“走在前列”,又做到了与中央和省、市委同心、同向、同行。市委台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住“学”这一基础,通过集体学习、专题研讨、讲党课、专家宣讲、学习测验、主题演讲、评选编发《优秀微党课》和外出学习相结合,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开展“学、干、悟”深化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在“学”上下功夫、在“干”中出成绩、在“悟”中促提升。抓住“做”这一关键,创新开展“争做先进科室、争当合格党员”、“学树身边典型”、“亮身份、晒成绩、比工作、看成果”、“为他人找优点” 、“机关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营造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政治环境。基层党的建设和各项对台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多篇理论文章被国台办、北大等刊发。市委台办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在全省对台干部培训班作典型发言,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三、第22届鲁台会成功举办,“鲁台会精神”成两岸热议焦点

  第22届鲁台经贸洽谈会于9月1日至4日在潍坊市成功举行,大会以“两岸合作创新”为主题,共举办两岸合作创新论坛、海峡两岸博览会及20余项专项对接活动,“科技+”成为两岸各界合作新热点。中央台办主任张志军,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副省长夏耕等领导莅会指导,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胡志强及台湾52家工商团体1257名台商、大陆22个省市客商参展参会,鲁台4000余名客商参与对接,山东省签约台资项目54个,潍坊市签约重点台资项目22个,总投资6.75亿美元,海峡两岸博览会展出面积5万㎡,参展企业710余家,其中台湾参展企业370余家,超过17万人次到场参观采购洽谈。本届鲁台会成为科技含量最高、两岸企业参与最积极、活动内容最丰富、省直部门参与最深入、各省市参与最广泛、市场化程度最高、企业对接最充分的一届。海内外60余家新闻媒体到会报道,极大提升鲁台会及潍坊城市影响力,“持之以恒、与时俱进、不忘初心”的鲁台会精神被各界广泛传播。

  四、首家两岸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基地落户潍坊,示范引领作用明显

  继鲁台农业合作、科技合作和职业教育交流中心落户潍坊后,今年四月,潍坊又成功获批海峡两岸(寿光)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基地,这是山东省唯一一家海峡两岸农业科技领域合作示范基地。示范基地的设立,对进一步深化潍台农业交流合作,增进潍台产业深度融合增创了新优势。在示范基地引领带动下,举办了台湾农产品精品展销会、海峡两岸休闲观光农业交流会、鲁台乡村观光旅游合作交流会、鲁台农民合作创业交流周、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合作交流会等一系列交流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台商来潍考察投资,先后引进了阿里山樱桃种植园、鲁台百菇园、上新兰业、蔬菜垃圾处理、农产品物流等一批台资农业项目落户潍坊,台湾神秘果、释迦、牛樟树等特有作物也在潍坊培育成功;潍坊的产业优势与台湾农业的先进管理模式有机结合,使得品牌效应更加凸显,交流合作再创佳绩,仅寿光涉农台资企业已经发展到18家,总投资额达2.3亿美元。

  五、引资引智引技并重,潍台经贸合作成效显著

  围绕“三招三引”促发展,坚持经贸交流促融合,全年新批台资项目8个,总投资额31700万美元,合同台资额28150万美元;其中,总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6个,3000万美元以上2个。台农商贸城、台湾大仁科技大学生物应用科技研究所、喜满客影城、山东乘风工程机械等鲁台会签约项目开工开业,崇舜化工、美林卫浴、宋香园生态世界等项目增资扩产。推动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成效显著,市台办、市人社局、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台湾高校毕业生来潍创业就业的通知》,从资金、政策等14条提供优惠支持,数十位台湾青年在潍坊创业就业,新华社等对潍坊吸引台湾青年来潍创业就业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

  六、创新文化入岛进校园、进社区,潍台双向交流持续热络

  创新入岛举办“台湾佛光山潍坊风筝文化节”“匠心独韵潍坊工艺精品展”等活动,推动潍坊一中入岛与台湾中学生进行篮球友谊比赛,创新推动潍坊文化入岛进社区、进校园,前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为中学生球赛开球,由佛光山星云大师亲笔题写、潍坊杨家埠民间艺人刻制的“聪敏灵巧”生肖木版年画,成为岛内民众争相领取收藏的珍品,潍坊文化真正走到了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身边。“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全国重点交流项目5个、山东省优秀交流项目18个,第九届鲁台职业院校长研讨会促成46对两岸高校交流合作;台湾大仁科技大学与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合办的宠物养护专业正式招生,台湾前教育机构负责人被潍坊职业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潍坊接受台湾媒体采访

  七、涉台宣传丰富多彩,对台影响广泛深入

  2016年,对台宣传工作丰富多彩,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刊发潍坊对台工作稿件3000余篇;其中国家级660余篇,省级900余篇,市级1600余篇。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凤凰卫视等知名媒体,多次刊播潍坊市对台工作新闻,仅中央电视台就播出7次,创潍坊对台宣传历史之最。鲁台会期间,台湾的中央社、中国时报、经济日报、旺报、联合报等60余家海内外媒体80余名记者到会采访报道,从百度以“第22届鲁台会”为关键词搜索结果看,短短几天,铺天盖地,300余篇原创稿件被各级、各类媒体刊播、转载、转发报道达22万8000多篇,尤其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发表的对台讲话,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海峡卫视、深圳卫视、山东卫视等数十家电视台播发,进一步提升了潍坊对台工作影响力。涉台宣传工作获多项殊荣,分别荣获涉台宣传报道工作“一等奖”;“平台共用政策共享 潍坊市搭建鲁台青年创业育成中心”稿件,获“全国优秀涉台稿件”。涉台教育丰富多彩,《两岸一家人》发行量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先后两次组织100余人到国台办培训中心学习,结合城乡精神文明共建和精准扶贫作,在临朐县沂山风景区管委会前唐家河村,创新打造了涉台宣传教育基地---台湾风情绘画一条街,彩绘台湾知识手绘墙30余面,推动涉台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不断提升了对台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八、引入台资台智,加快精准脱贫

  借鉴台湾经营经验,引入台湾资金、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造具有对台特色的精准扶贫模式。先后为帮扶村筑水坝、修桥梁、美化亮化道路、建设文化大院、旅游商品交易中心,为群众脱贫夯实基础。建立了市委台办机关党支部、扶贫村党支部、诸城北端茗茶合作社党支部三方联合党支部,成立了果蔬、茶叶等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形成“联合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脱贫模式。广泛动员帮扶村在外企业家回乡创业,组织两岸企业家10批30余人次到帮扶村定向考察、对接项目,成功推动台湾梅山制茶有限公司、台湾时庆集团、潍坊市台协会与帮扶村达成项目合作意向。统筹推进引资引智、输血造血,组织帮扶村参加了2016鲁台乡村旅游交流活动,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台湾智慧。联合潍坊学院、台湾发展研究院在帮扶村共同举办了“我心中的台湾?手绘文化墙”大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组织动员台商台属积极投身精准扶贫事业,画好感情上的“同心圆”,实现彼此感情融和、心灵契合。

  九、深入开展“平安台企”创建活动,不断优化投资环境

  积极推进涉台投资和服务软环境建设,着力打造“审批最快、服务最优、效率最高、投诉最少”的投资环境,为台商投资潍坊开辟便捷通道。积极开展政策惠台,推动台资台企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邀请两岸知名专家和学者,为在潍台企、台商提供菜单式、个性化的专题辅导和咨询,帮助台资企业拓展海内外市场,壮大企业规模。深入开展“平安台企”创建活动,市委副书记王献玲、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走访台资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建立健全了服务台企台商的长效机制,市台办牵头,商务、环保、质监、工商、税务等10部门定期对制约台资企业发展的问题进行研商,及时解决好台商关心的就医、就学、招工、服务等问题, 促进在潍台企不断发展。

  十、举办“新形势下对台干部培训班”,强化对台工作合力

  2016年11月20日至25日,在北京全国对台干部培训中心,成功举办了“新形势下对台工作培训班”,潍坊市各县市区台办、市属各开发区对台工作机构,市直有关部门、各高等院校等近70人参加了培训,全面提升了全市各级各部门对台工作水平。(山东省、潍坊市台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