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台农人共同体”活动在汕尾举办 共话两岸乡村融合发展

2024-10-17 17:03 来源: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

  日前,以“两岸一家亲 乡村共振兴”为主题的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粤台农人共同体”活动在汕尾市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基层农民代表、相关涉农企业人士欢聚一堂,携手探索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新路,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广东省委台办副主任肖兵、汕尾市政协副主席李永坚等出席活动。


  活动期间,位于汕尾市陆河县上护镇的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研究实践所(下简称为“研实所”)正式揭牌。据了解,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成立以来,积极推动两岸乡亲深入了解广东“百千万工程”重大部署,抢抓重大政策机遇,在实现乡村高质量协调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合作。

  肖兵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省“百千万工程”等重大部署正如火如荼推进,为广大台湾乡亲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机遇。我们将一如既往大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积极落实同等待遇,为台湾乡亲在广东发展保驾护航。希望大家积极推介广东发展情况,带动更多台湾乡亲到广东追逐梦想、实现梦想。

  李永坚表示,研实所的成立不仅为汕台两地乡亲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更为全市“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力。真诚欢迎台湾朋友和两岸专家学者常来汕尾走走看看,深入考察、深化交流,推动形成一批务实合作项目,不断拓展汕台农业交流“同心圆”,增进彼此互信,密切同胞情谊。

  揭牌仪式后,与会嘉宾参与了研究实践班开班开讲。陆河馨园两岸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介绍了合作社发展情况,邀请台胞台商共享机遇、合作共赢。长期在大陆投资的台湾涉农专家蔡海璋博士从台湾农业发展谈到两岸农业交流,认为两岸农业优势互补,大陆推出系列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必将推动粤台农业加快合作发展,共创多赢局面。广州大学台湾研究院研究员蒋红军副教授通过观察以台农群体为支撑的粤台乡村融合发展状况,提出鼓励台农实施绿色农业转型升级行动、打造立体化“三农”交流合作体系、开展粤台青年“新农人”交流计划等建议,为更好推动台农融入“百千万工程”建言献策。

  此次活动充满了农业元素。两岸嘉宾前往台企果树种养基地、植物龙现代农业科技园、赤坑丰隆米业等地考察交流,共寻汕台两地农业合作新机遇。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农文旅融合等成为与会嘉宾关注的重点内容。CNT自然农法创始人林明华教授分享了土壤改良的重要性,表示很看好台湾CNT波动农业在广东的发展前景,将以粤台农业融合发展为新契机,寻找合作途径与模式。来自台中的陈棠韵提出了“在阳台筑一亩梦田”理念,推广发展阳台农业,让传统农业充满诗意。在植物龙甘薯种植基地,工作人员介绍了汕尾甘薯产业科技创新、品牌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等情况,台胞们对由甘薯研发出的益生菌、面膜等高附加值产品惊叹不已,纷纷表示大陆农业产业发展迅速,两岸农业可借鉴、学习的地方很多,希望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活动还举办了汕尾农特产品展销会,富硒香米、莲花山茶、荔枝果饮、青梅酒、粉壳鸡蛋等名特优新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琳琅满目。与会台胞或驻足拍照、或仔细询问、或品尝试吃,还有一些台胞提着沉甸甸的购物袋满载而归。

  台胞们在活动中还参观了汕尾玄武山、郑祖禧庙,深刻感受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的历史渊源。汕尾市委台办主任谢威宣为台胞讲解景区景点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古迹风貌、文化传承,并表示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文化渊源深厚、一脉相承,共同的信俗、文化、价值有力促进了两岸同胞的情感共鸣。相信未来汕台两地各领域交流合作的基础更加深厚、空间更加广阔,必将共同推动两岸基层民众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广东省台办、汕尾市台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