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圆满落幕

2013-06-21 21:23 来源: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

  由两岸73家有关机构和社会团体共同举办的为期一周的第五届海峡论坛6月21日圆满落下帷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国台办等国家有关部委和福建省领导出席了海峡论坛。

  台湾方面有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新党主席郁慕明、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等重要人士,全台22个县市代表,37家主办单位代表,30多个界别代表和涵盖北中南部的基层民众近万人出席海峡论坛。

  “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是海峡论坛一以贯之的宗旨,本届论坛突出“聚焦亲情,共圆梦想”,顺应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的共同愿望,顺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呼应两岸民众的新祈盼新需求,拓展新议题,延续深化两岸同胞喜爱的品牌论坛,增添关乎两岸同胞民生福祉的新论坛,再次搭建起面向基层、面向百姓、突出民生的交流平台,让两岸民间组织和基层民众在这里平等沟通、良性互动、共商合作、共话梦想,成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间交流大舞台。

  论坛上俞正声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海峡论坛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面向两岸基层民众的方向,始终保持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的鲜明特色,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他强调,两岸关系之所以能够开启和平发展的崭新局面,关键在于两岸双方建立并巩固了共同政治基础,保持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两岸关系之所以能够开辟出和平发展的道路,关键在于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促进了交流合作和平等协商,推进了两岸交往合作的机制化建设;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之所以能够越走越宽广,是因为这条道路有效增进了两岸同胞福祉,得到越来越多两岸同胞的认同、支持和参与。他表示,面向未来,要努力促进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念更加深入人心,要努力促进两岸一家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要努力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更加深入人心。他希望两岸各领域、各界别、各行业的民众扩大交往、增进理解、加强合作,两岸同胞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海峡论坛每年都有新面貌,不变的是主题、定位和追求这一主旋律,变化的是形式与内容,“变”是为了更好地做到“不变”。短短一周时间,两岸同胞相聚福建,共同参加了四大版块28项活动和同期举办的5项活动。近万名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一起续乡情,祭先祖,谈梦想,议民生,商合作,签协议,逛庙会……到处洋溢着浓浓的乡情、友情、亲情,到处充满着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本届海峡论坛的变化则在于“更新、更深、更实”。“新”在于增设新论坛、拓展新议题,始终捕捉两岸民众关注的焦点,反应他们的诉求,与时俱进;“深”在于不断“向下挖掘”,基层色彩愈加浓厚,交流领域愈加宽广;“实”在于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为民众办实事、做好事,关注的是台湾民众的实际利益,谋求的是给台湾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增进活动实效。从扩大交流的内容,签订的项目成果,发布的惠民政策及效应等方面来看,第五届海峡论坛成果丰硕,充分展现了两岸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展现了两岸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愿望,展现了论坛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独特作用,书写了两岸民间交流史上的新篇章。就像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在论坛大会上所说,这种由下而上的民间交流与合作,海峡论坛不仅具有活力,更具有弹性,也因为它是向下扎根,而必能够向上结果,发挥它最深远的影响与效果。从本届海峡论坛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

  一、情感交流——为两岸和平发展注入了“爱”的正能量。一拨又一拨台胞相约海峡论坛同一舞台唱主角,同一时空相聚八闽大地,亲身感受浓浓的乡情,亲眼目睹大陆日新月异的变化,亲身体验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两岸同胞接触、观察、体验,沟通、了解、理解,激起了相同血脉的情感共鸣。因了共同的妈祖信仰,台湾千尊妈祖金身回到“妈祖故乡”湄洲岛谒祖进香,两岸数百家妈祖宫庙4000多名信众聚湄洲天后广场同祈两岸福祉,两岸青年歌手同台同唱妈祖之歌。因了小小的相同地名,300余台湾乡亲来到福建,参观考察同名村镇,寻根寻祖,探乡探亲,续写闽台情缘。因了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台湾60多个姓氏近500位宗亲代表奔“海峡百姓论坛?闽台宗亲族谱对接”而来,展开寻根、谒祖、会亲等活动。160多名两岸配偶及其家庭成员出席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一起“谈情说爱”,分享幸福,为爱加油。两岸公益论坛发动两岸爱心人士为远征军老兵献爱心送温暖。两岸民间交流浩浩荡荡,亲情交融,乡情延续,诚如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胡启立在致两岸公益论坛的贺信中所言,“让爱的力量在两岸和平发展进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迹”,让爱为两岸和平发展注入正能量。

  二、经贸交流——成为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夯实两岸共同利益的重要载体。本届论坛扩大了经贸版块,由上届4项增加到7项,包括两岸共同家园论坛、台湾特色庙会、台湾县市推介会、两岸乡镇对接系列活动、两岸城镇化建设论坛、海峡金融论坛、海峡物流论坛,既涉及两岸产业对接、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城镇建设,又涉及经济合作中的体制机制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和基层调解等,其内容充分体现了两岸经济合作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对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制度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如海峡金融论坛上招商银行厦门分行等6家银行与台湾的永丰商业银行等6家银行签订了人民币结算清算合作协议,厦门国际金融管理学院与台湾金融研训院就两岸金融人才联合培训签署合作协议。又如同期举行的两岸特色乡村对接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交流会上,50对两岸农民合作组织签订了对接合作交流协议。海峡科技专家论坛上签约11个两岸合作(意向)项目。台湾宜兰市淮山产销班负责人游智仁说,两岸农业合作正从最初的技术共享走向产销深度对接,两岸老百姓将得到更多实惠。近年来,两岸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两岸贸易额年年创新高,两岸投资双向互动不断彰显成效。这些成果的取得,与作为两岸最大的民间交流平台海峡论坛所发挥的作用密切相关,海峡论坛对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发挥福建优势,进一步夯实两岸共同利益的基础功不可没。

  三、文化交流——成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维系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神纽带。此届论坛文化交流活动包括世界闽南文化节、海峡客家风情节、朱子文化交流、海峡两岸船政文化交流、闽台佛教文化交流、海峡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海峡影视季、海峡两岸门球公开赛等8项。这些丰富的活动,让台湾同胞实地感受两岸文化的同根性,让两岸人民充分认识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自然延伸和发展,与祖国大陆同属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系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海峡论坛如同脐带,把中华文化的元素源源不断、深深地融入两岸人民的生活中,目前两岸文化交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两岸最具影响力的船政学术活动首次进入海峡论坛,台湾《中华日报》社董事长胡鸿仁说,船政文化连接古今,更联结两岸。论坛首次举办以“弘扬闽南文化,增进合作交流”为主题的世界闽南文化节,林丰正等台湾知名人士和两岸各界嘉宾齐聚泉州,活动丰富多样,包括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开展仪式、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闽南文化论坛、南少林武术系列活动、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世界泉州同乡恳亲大会、侨商投资项目招商推介会、闽台对渡文化节、“魅力瓷都”大型瓷艺展等,搭起了闽南文化交流的桥梁,共商中华优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充分展现了闽南人“爱拼会赢”的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精神和闽南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海峡论坛不仅为两岸民众搭建了交流融合的平台,也使中华优秀文化在更广阔的领域得以传承和升华,以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把两岸人民紧紧连在一起。

  四、基层交流——成为两岸融合、共筑伟大“中国梦”的大舞台。基层是社会的细胞,基层交流是推动两岸全面融合不可或缺的元素。本届论坛立足基层群体,突出民众参与,安排12项基层交流活动,包括海峡职工论坛、海峡青年论坛、海峡妇女论坛暨海峡和谐家庭文化艺术展、海峡百姓论坛、两岸侨联和平发展论坛、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两岸乡情续缘系列活动、民间民俗信仰交流系列活动等,把两岸同胞的亲情、感情和热情融合在一起,搭建起让台湾民众参与活动、表达心声、发挥作用的舞台。前来参加“闽台‘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周”的台湾基隆大岞村村长张细山,是海峡论坛自举办以来第一次在论坛大会上用闽南乡音作正式演讲的台湾基层代表,他用浓重的乡音拉近了两岸同胞的距离,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了两岸听众的内心,向两岸各界表明了基层民众是海峡论坛的真正主角,彰显了期待两岸融合的美好愿望。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无不体现了两岸共建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望,赋予了这个美丽家园更多的精神内涵,如以“家庭和谐、艺术绽放”为主题的“海峡妇女论坛暨海峡和谐家庭文化艺术展”,以“志愿精神与实践”为主题的“两岸公益论坛”,以“青年谋发展,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海峡青年论坛”等,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两岸共同家园的美好景象,看到了在两岸人民共同努力中实现的“中国梦”。有如台湾中华两岸劳动关系发展协会理事长姚江临在论坛大会上所说,在两岸互利共赢的丰硕成果下,两岸同胞一定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共创“中国梦”。

  五、新政发布——成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催化剂”和“润滑剂”。着眼于解决当前两岸民众交往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在本届论坛上发布了31项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新政策措施,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交通运输部、国台办及福建省就两岸人员往来、赴台旅游、就业、基层调解、文化交流、版权交易、两岸直航、台企融资等诸多领域出台了惠民政策,对本届海峡论坛释出多项利好,不仅“乐活”会场,且引发岛内各界人士的关注和热议。台湾媒体第一时间报道海峡论坛宣布的各项新政策,《大陆再释31项惠台政策》、《两岸交流 利多大爆发》、《游金门多一天 观光业叫好》等文章标题,聚焦海峡论坛上宣布的各项新政策,电视台滚动新闻播报论坛。新开放13个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成为岛内旅游业界最大的兴奋点,台湾观光局发言人张锡聪在接受新华社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新增的13个城市都是‘上上之选’,充分考虑到了来台航点便利性和区域分布平衡”。得知福建泉州名列第三批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中泉集团台湾负责人王鸿源喜不自禁。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山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叶明德说,此次论坛设立首批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为两岸文化交流设立了新据点。小熊猫在台湾未到先红,报纸上《福建送小猫熊 台北欢迎》等大字标题引人关注。相关人士认为,海峡论坛的成功,在于紧紧抓住“草根、民生”特质,坚持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做好事,努力让更多的台湾同胞受益。

  今天,第五届海峡论坛已圆满落幕,但我们看到,两岸民间交流的热度还在不断延续升华,两岸同胞还在为谋求共同福祉而努力,未来浮现的是两岸更加美好的明天。正如俞正声主席在论坛大会上所说:“我相信,我们不断汇集起两岸一家人的智慧和力量,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前景,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福建省台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