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2000-11-30)
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
2000-11-30
2000年11月30日,国务院台办在钓鱼台大酒店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张铭清重申台湾当局必须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并就当前两岸关系和岛内局势的主要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台湾的秦慧珠最近公布了所谓陈水扁收受大陆“政治献金”的证据,您对此有何看法?
张铭清:早在10月14日我就已明确指出,秦慧珠女士制造所谓“中共金援陈水扁”的谣言纯系无中生有!但是很遗憾,秦女士仍然执迷不悟,看来她是一条路上走到黑。最近她又出示所谓的信件,我们认为这些所谓的信件,都是伪造的文书。她用这种伪造的文书来继续造谣,显然是十分愚蠢和拙劣的。愚蠢到可笑的地步,拙劣到可悲的地步。
美国有线广播电视公司记者:您觉得是否要陈水扁走出第一步,回到“九二共识”才能恢复两岸对话?对于“九二共识”,台湾有人说当时对一个中国有两个不同的认识,您有何看法?
张铭清: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5月20日受权就两岸关系问题发表的声明中早已郑重指出,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坚持海协与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我们愿意授权海协与台湾方面授权的团体与人士接触对话。台湾当局迄今没有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1992年两会共识。他们提出所谓“九二精神”、搁置争议,实质是搁置、回避一个中国原则,显然没有对话的诚意。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台湾“跨党派小组”的李远哲先生呼吁“政府”承认“一中”、回到“九二共识”,您对李远哲的转变有何看法?
张铭清:我在九月份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已经说了,我们不了解“跨党派小组”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所以我对它的活动也没有评论的兴趣。我现在依然是这样看,而且所谓“跨党派”根本是名不副实,它现在还是由“独”派人士和少数无党籍人士组成。所以他们作出“三个认识,四个建议”,我认为完全是文字游戏。我们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我们要求台湾当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已经多次重申过了,是不会改变的。任何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不接受1992年海协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甚至明目张胆地鼓吹“两个中国”的分裂主张,都是绝对行不通的,也是十分危险的。
新华社记者:台湾的吕秀莲表示“承认一中就是投降”,蔡英文表示若认定“宪法一中架构”则等于台湾方面的立场“倒退八年”,您对此有何评论?
张铭清:吕秀莲的这个言论和另一位女士所谓“倒退八年”的论调是非常荒谬的。一个中国原则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也是举世公认的现实。在两岸关系中,我们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台湾当局迄今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已经对两岸关系造成很大的危害。只有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才能稳定发展。反之,则是要将两岸关系拉向倒退。台湾当局应当朝着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的方向努力,而不能背道而驰。所谓“投降”、“倒退”的言论,进一步暴露了极少数人顽固坚持分裂立场,倒行逆施,这是非常危险的。
台湾无线卫星电视记者:台湾方面已经提出了开放大陆记者赴台采访,年底实现两岸“小三通”,台湾“跨党派小组”还提出要推动两岸“全面三通”,您对此有何评论?
张铭清:关于台湾当局宣布同意大陆记者到台湾“驻点采访”的问题,11月18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已正式表态,代表了大陆新闻界的基本立场,而且台湾媒体对所谓的开放大陆媒体“驻点采访”也多有评论。台湾媒体都很清楚,我们在五年前就开放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时隔5年,台湾当局才允许大陆记者赴台“驻点采访”,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我们新闻界是非常不满意的。以台湾当局宣布的“大陆地区新闻人员进入台湾地区采访注意事项”与我们五年前的规定比较,至少在六个方面比我们的严格,而且有些“规定”非常不合理。我们要求台湾方面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规定”。我们不要求很多,台湾不是讲究对等吗?至少跟我们对待台湾记者一样对待大陆记者,这是起码的要求。
关于“三通”,海峡两岸尽快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是我们的一贯主张。实现两岸直接“三通”,有助于扩大两岸人员交往,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两岸经贸交流,改善两岸关系。我们对于任何有利于两岸同胞交流、促进双方发展的做法都表示欢迎。自1979年以来,祖国大陆各地、各部门为促进两岸“三通”作出了不懈努力,也为两岸直接“三通”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目前,台湾当局仍然拒绝两岸全面直接“三通”,两岸民众还继续为此承担巨大的经济负担,这种违背经济规律,损害两岸民众权益的做法越来越不得人心。
我们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台湾当局领导人及有关部门就两岸“三通”问题发表了一些讲话,包括准备开放金门、马祖与福建沿海的客货运输,但是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两岸直接“三通”,不能解决日益增长的两岸人员交往和经贸交流的需要。
我们一贯主张,两岸“三通”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应遵循“一个中国、直接双向、互惠互利”的原则。我们希望海峡两岸早日实现直接“三通”。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现在台湾国民党已表示不再提“两国论”,您对连战担任主席的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的政策立场如何评价?
张铭清:我们注意到,台湾媒体报道国民党主席连战近日表示“不排斥”国共两党举行协商的谈话。我们愿意与主张一个中国原则、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接触、交往、对话,这有助于增进双方共识,稳定和改善两岸关系。
《人民日报》记者:最近台湾“行政院”退回了台湾“教育部”送上的“汉语拼音法案”,请问您有何看法?
张铭清:灿烂的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这是维系海峡两岸同胞的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任何想割断台湾与祖国大陆文化联系、违背人类语言文明发展的倒行逆施都是不得人心的。任何人企图通过“文化台独”达到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目的是我们所坚决反对的,也是不可能得逞的。
台湾《联合报》记者:近来,李远哲先生提出了要回到“九二共识”,他可否来大陆商谈有关两岸“三通”的事,您认为什么时候两岸可就“三通”进行谈判?
张铭清:祖国大陆欢迎台湾各党派人士、各界人士谈发展两岸关系和促进两岸统一的事,只要他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我们都愿意谈,这是大陆一贯的态度。
美国之音记者:两岸加入WTO后,按照WTO的有关规定,两岸可以自动实现“三通”吗?
张铭清:我们认为按照1992年关贸总协定委员会主席声明的原则,两岸双方加入WTO,有助于推动两岸经贸关系、两岸直接“三通”进一步发展。我们希望台湾当局顺应潮流,顺应民意,取消不合理的限制,并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尽快同意两岸全面直接“三通”。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陈水扁近期谈到“最近半年到一年两岸关系都不会有问题”,让人感觉好像他与大陆方面有接触,您的看法如何?
张铭清:这种说法是缺乏事实根据的,未免过于乐观。台湾当局领导人至今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否定1992年两会共识,甚至鼓吹“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统一不是台湾唯一选项”等,否定两岸统一的目标。因此,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这是非常危险的,也是违背台湾同胞根本利益的。台湾当局只有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才能稳定。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如果中国2008年能办奥运会,北京能否允许在台湾举行一些奥运项目的比赛?
张铭清:根据奥运会章程,一个国家的一个城市申办奥运成功后,可以在这个国家领土范围内的其他城市举办奥运会比赛的项目。
美联社记者:前面台湾记者(无线卫星电视)提到台湾方面近来 所做的三条,您认为是否为善意的表现?如果不是,您如何评价?
张铭清:台湾当局最大的善意与诚意应是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台湾《明日报》记者:台湾“国防部长”近期在作“三通安全评估报告”时,认为开放“三通”后台湾会出现安全问题,您对此有何看法?
张铭清:这是阻碍两岸直接“三通”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