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2001-9-26)
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
2001-9-26
在9月26日的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张铭清首先向遭受台风灾害的台湾同胞表示了亲切的慰问与良好的祝愿。
张铭清:最近,台湾地区遭受了强台风的袭击,引发了洪水,造成了台湾同胞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有道是“水火无情人有情”,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情同手足。在台湾的灾情发生之后,全国台联、海协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先后发电表示慰问。我也在本月十九号,发表了讲话,对受灾的台湾同胞表示慰问。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再次代表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对因为台风遭受伤害和造成财产损失的台胞表示亲切的慰问,对在灾难中不幸罹难的台湾同胞表示深切的哀悼。我们希望广大台湾同胞能够尽快地走出灾难的阴影、重建家园。再过五天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秋佳节到来的时候,我也想向广大的台湾同胞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各位台胞身体健康、合家团圆、精神愉快、万事如意。
台湾《联合报》记者:我记得在“9.21”台湾发生大地震的时候,大陆的动作非常快,立刻就表达善意地要帮助台湾,设立了救援队、派了专家,还赠送了毛毯、衣物等物资,最后台湾只接受了大陆红十字会的捐款。发言人在上一次的会上也表示,大陆要对台湾尽可能地进行援助,我想问的是,这次台风,台湾遭受的经济损失不比“9.21”大地震小,重建的过程将会很艰巨,请问一下大陆提供援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张铭清:我在19日发言的时候曾经提到“我们愿为受灾同胞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为了落实这个援助的具体办法,中国红十字总会在22号致电台湾的红十字组织,希望台湾的红十字组织提供需要的物资和具体医疗的项目,中国红十字总会的同志告诉我,台湾红十字组织表示非常感谢大陆的支持,因为这次台风来的快去的也快,所以现在不需要具体的援助。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9·11”美国受袭之后台湾民众和北京都非常关注反恐的问题,现在台湾比较担心因为美国受袭之后无暇管理两岸之间的事,北京会不会对台湾改变了以往所谓的不动武的方式?如果持续推动以和平统一的方式来进行的话,那么北京会不会寻求和台湾一起打击恐怖主义和增加引渡犯罪条文这些做法?
张铭清:关于反对恐怖主义这件事,江泽民主席、唐家璇外长和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表示了坚持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立场,我们坚决反对有人企图利用这一事件阻挠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关于台湾方面拟开放大陆人士赴台旅游一事,目前大陆方面准备工作进展如何?
张铭清:关于台湾方面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旅游的问题,这件事提了有一年多时间,我们一贯主张按“一个中国,直接双向,互利互惠”原则实现两岸“三通”。两岸民众多来往、多交流,有益于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加深两岸同胞情谊。在开放赴台旅游问题上,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台湾当局提出具体办法。大陆方面已经做好了开放人民赴台旅游的所有准备。
台湾电视公司记者:10月份在上海就要召开亚太经济会议,陈水扁多次表达意愿,希望参加这个会议,到目前为止大陆仍就不同意陈水扁参加,请问辜振甫先生和萧万长先生是不是合适的人选?
张铭清:关于台湾派员参加APEC会议的问题,我们将会遵照APEC会议的有关规定和前几次会议的惯例来处理。
台湾真相电视台记者:两岸即将加入WTO,台湾开放银行到这里设办事处,这些银行什么时候可以正式从事融资汇兑的业务,有没有时间表?
张铭清:根据1992年9月关贸总协定,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台湾地区也可以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简称“中国台北”)的名义加入。现在两岸WTO工作组工作已先后结束,定于11月份举行的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或WTO总理事会通过中国加入WTO后,将审议通过台湾的加入文件,这样双方将按照1992年9月GATT理事会主席声明的精神先后加入WTO。
入世后,两岸双方将同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这将有助于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两岸直接“三通”的尽早实现提供契机。所以我们将继续鼓励台胞到大陆来投资,现在的问题是台湾当局应该尽快地、真正地解除“戒急用忍”政策,改变限制台胞投资大陆的做法,这样台商才能够抢占商机,促进两岸经贸发展和繁荣。
台湾无线卫星电视台记者:对台湾不久前召开的“经发会”达成关于两岸经贸的36项共识,例如关于两岸“三通”、开放陆资赴台、开放澎湖为直航据点、台资银行到大陆设立分行等,特别是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替代“戒急用忍”政策,国台办有何评论?
张铭清:我们注意到,在这个会上,包括台湾工商界在内的台湾各界人士提出的“积极开放两岸经贸及投资”、“积极推动两岸通航”等要求,作为共识得到确认。这表明,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内在需要和未来方向的背景下,尽早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积极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当局有关部门最近称,落实有关两岸经贸共识没有时间表。台湾当局能否认真地落实这些共识,我们将拭目以待。
我们一贯主张,只要是有利于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有利于尽早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符合台湾工商界和广大民众利益的,我们都乐观其成。事实说明,迟早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积极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事情,受惠者首先是台湾广大的工商业者和民众。在实现两岸“三通”的过程中,一切符合“一个中国、直接双向、互利互惠”的主张,我们都赞成。从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着想,我们也同意,只要把两岸“三通”看作为一个国家内部的事务,就可以用民间对民间、行业对行业、公司对公司协商的办法,尽快地通起来。希望台湾当局顺应潮流,尊重民意,尽快取消不合情理的限制,为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作出切实的努力。
记者问:两岸即将加入WTO,今后的两岸经贸关系能否有大幅进展?大陆对台商的优惠政策会否取消?能持续多长时间?
张铭清:根据WTO的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1992年9月理事会主席声明所确定的原则,在中国加入WTO后,台湾将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简称“中国台北”)的名义加入。现在两岸WTO工作组工作已先后结束,定于11月份举行的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或WTO总理事会通过中国加入WTO后,将审议通过台湾的加入文件,这样双方将按照1992年9月GATT理事会主席声明的精神先后加入WTO。
入世后,两岸双方将同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这将有助于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两岸直接“三通”的尽早实现提供契机。
中国台湾网记者:对陈水扁在“经发会”上表示“依据中华民国宪法构建两岸关系”的评论,如果陈水扁表示“中华民国宪法即是一中架构”,是否可以理解为他接受了一个中国原则?
张铭清:一个中国原则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也是举世公认的现实。在两岸关系中,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新华社记者:据报道,钱其琛副总理在一次谈话中指出“只要台湾当局同意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可以耐心等待”,是否属实?这同“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的说法似不一致,是不是有新的调整?是否表明大陆将延长对台湾的观察期,同时等待陈水扁作出进一步的反应?
张铭清: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中国政府已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列为进入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反映了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钱副总理在讲话中强调“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决心,是我们神圣的历史使命”。他指出“在发展两岸关系问题上,我们坚持‘一个中国,两岸谈判,迅速三通’”。钱副总理说“只要台湾当局同意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可以耐心等待”。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坚持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和诚意,同时也体现了我们不能容忍台湾问题无限期拖延下去的一贯立场。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钱其琛的讲话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他以前说台湾可以维持政治体制不变,现在说是政府的架构不变,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以前政治体制的概念是模糊的,不清楚的,而政府架构是说保留“总统”选举制,维持现在的“五院制”,是不是说北京政府对两岸的政策有了大的突破?
张铭清:关于一个中国的问题,关于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我们的领导人说的很明确,你要对钱副总理的讲话有全面的理解,不能够断章取义、进行引申并加上自己的解读。在中国的问题上,钱副总理讲过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如果你对讲话的引申与我所说的原则不一样,那么你就是误解。
台湾无线卫星电视台记者:一开始您就谈到对台湾同胞遭受台风的善意,您一直说对台湾有善意,大陆要和平统一,怎么样我们才能真正感觉到大陆的善意呢?
张铭清:大陆的善意一直在不断的释放中,包括一个中国最新的提法,中国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包括实现两岸“三通”,可以民间对民间,企业对企业,公司对公司谈起来。诸如此类的善意还有很多,在发展两岸关系,特别是促进两岸“三通”的问题上。虽然大陆的善意在不断释放,而台湾却不承认一个中国,不承认“九二共识”,甚至不承认是中国人,我认为再多的善意在这种情况下都不会发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