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2001-12-5)

2001-12-05 00:00 来源:

  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

  2001-12-5

  在12月5日的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张铭清就台湾“立委”选举及县市长选举过后两岸关系发展及相关政策走向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台湾《联合报》记者:我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台湾的民意代表选举已经结束,请您对这次选举的总体情况,包括民进党成为“立法院”第一大党,国民党挫败,新党泡沫化。还有说法是这次大部分民众支持民进党,显示台湾人民对一国两制的政策采取比较反对的态度,请发言人做一个总结评估。这次选举,大陆对台湾以后的两岸政策会不会改变,会不会改变听其言观其行的方式。

  张铭清:对于王小姐这一连串的打包式的提问,我只能择其要而回答之。台湾这次选举已经结束,我们注意到选举的结果。但是我想在此说明的是,我提请各位注意台湾的主流民意,就是台湾的广大民众求和平、求安定,反对台独,主张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我们认为这是台湾的民意主流。所以,不管是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只有顺应台湾的主流民意,他才有发展空间,如果逆民意的主流,那么,他将会自食恶果。所以,我们觉得台湾当局今后两岸政策的走向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也希望台湾当局在这次选举之后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承认“九二共识”,发展两岸关系。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就是这次选举完之后,大部分学者认为陈总统在竞选期间对两岸问题一些颇为强硬的说法可能会造成两岸间彼此不信任的加深。主要就是大陆学者普遍认为说很有可能陈水扁在此竞选期间提出的比较强硬的说法,可能会造成未来修补两岸关系付出更大的代价

  张铭清:我们注意到在选举期间台湾当局的领导人否认“九二共识”,否认一个中国,而且我在上次发布会也说了,他这个否认升高了调门,他这样做不仅无助于现在两岸关系僵局的化解,而且有可能加剧两岸关系的紧张局势,我觉得他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智的。

  《中国日报》记者:在民进党选举获胜之后,台湾领导人提出希望北京与民进党政府打交道,而且恢复两岸和谈,请问是否有这种可能性。另外,国民党在选举失败之后,是不是会影响北京和国民党进一步交往?

  张铭清:你说是和台湾领导人打交道的问题。我觉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他释放多少善意。我们认为他是否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否承认“九二共”识,这个他根本态度的试金石。如果没有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否认“九二共识”,那么他所谓的打交道也好,善意也好,我认为都是缺乏诚意的。你提到与国民党的选举之后的关系问题。我想,我们对台湾的任何政党、任何团体、任何人士,只要他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只要承认“九二共识”,只要主张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我们都会和他打交道,这个立场不会改变。

  台湾真相电视台记者:想跟您请教的是,在台湾选举之前,陈水扁政府已经释放一些松绑戒急用忍和两岸经贸政策的利多。随着两岸经贸越来越频繁,在选举之后,他也表示说台湾要继续走开放路线。中国大陆怎么看?

  张铭清:我们注意到台湾对松绑戒急用忍做出一些姿态,我想这也是戒急用忍政策不得人心的一个结果。因为台湾的各界人士,特别是工商界人士在1996年李登辉提出戒急用忍政策的时候,就有非常多的反对的意见。而且,这个政策实际上阻碍了两岸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阻碍了两岸经贸活动的交流,所以,台湾当局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我觉得台湾当局的态度,说明了戒急用忍政策的破产,也说明了戒急用忍政策的不得民心。我刚才说到,台湾的主流民意是反对台独,主张两岸关系的发展。所以,顺应了潮流,才能得到民心,得到支持。

  《厦门日报》记者:请问陈水扁政府宣布明年元旦,将有限制地开放祖国大陆民众赴台观光。我们对此事有何评价?

  张铭清:我们已看到台湾有关方面关于开放大陆旅游的一个方案。我觉得台湾方面开放大陆旅游仅仅是个姿态。为什么这么说呢?到现在为止,台湾的民众到大陆来,参观旅游和探亲访友的总计人数已达到2300万人次,平均一人来过一次。但是现在大陆到台湾去的只有60万人次,这个比率大概是25:1的样子,非常少。而且从旅游的角度来说,可以说没有一个大陆同胞是要求旅游到台湾得到批准的。所以,本来我们觉得海峡两岸,大陆和台湾都属于一个中国,两岸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既然大陆多年来已经开放了台湾同胞到大陆来旅游,那么大陆同胞到台湾旅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到现在没有开放。而且最近出台的所谓的方案,把开放大陆同胞的旅游分成三类:首先开放的是在国外定居的,在国外留学的,而且这个比率非常小;第二类是大陆去国外旅游,或进行商务活动回国时绕过经过台湾;第三类才是广大的大陆同胞期盼地,通过港澳到台湾去旅游的部分。所以,我看到台湾媒体对此的评论是“开小门、开错门”,我觉得这个评论还是很有道理的。真正要开放大陆同胞的旅游,就不应该分类,而且现在还是局部试办。实际上后面两类什么时候开放都没有时间表。所以我觉得台湾同胞对大陆旅游可以说畅行无阻。但大陆没有一个人到台湾去旅游。我觉得这个做法是非常不得人心的。但是开放旅游,我想,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说旅游的业务的问题,具体问题。所以这个问题需要两岸的旅游业者进行商谈。至于怎么商谈,我想可以循我们对两岸“三通”所提出的原则,就是承认两岸的“三通”和两岸的旅游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那么就可以民间对民间,公司到公司,企业对企业地谈起来。所以,我们也希望台湾当局不要所谓地开放大陆同胞的旅游进行分类。不要把后面的两类,主要的去旅游的没有时间表。也希望能遵循我们对开放“三通”的原则,由两岸的业者来具体商谈。

  中央电视台记者:前不久,中国和中国台北先后加入WTO,那么未来两岸在经贸往来,解决贸易纠纷、“三通”或者是台商在大陆投资方面会不会有一些新的变化?

  张铭清:两岸加入WTO之后,我想做为WTO的成员,都应该严格遵守WTO的规则。但是,两岸的问题,两岸的经贸问题,“三通”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不需要在WTO的框架下谈。所以我想我们两岸加入WTO后,仍然继续贯彻鼓励台湾同胞到大陆来投资的政策,欢迎更多同胞到大陆,这个世界上最广阔的市场来抢占先机。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发言人您好!有人认为这几年两岸经贸关系越密切,“台独”势力却反而越壮大。这是不是表示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政策失去了原来的效果。请您评论一下。

  张铭清:我赞成周先生说的,两岸经贸关系日益发展。但是你说的台独势力增加,我持否定态度。我提醒你注意,就是现在台湾的很多民调,包括“陆委会”的民调,赞成一国两制的民调在上升。所以,我不认为“台独”势力现在有什么扩大的情况。

  台湾无线卫星电视台记者:您刚才说不认为“台独”势力有上升的迹象。不过,这次是民进党当选“国会”的第一大党。同时,加上台联也当选了不少的候选人。那么未来民进党很可能会成为主导政局发展的力量。有很多人认为这也代表“台独”势力的增长,甚至是否定一国两制的认同。那您怎么看?

  张铭清:我认为台湾选举之后,大的政治格局并没有改变。所以你说的“台独”势力的增长,我刚才已经说过,就是另外一个数字,赞成一国两制的民调在上升。那么,跟你说的这个是不是不一样呢?所以,我觉得尊重主流民意。我一开始就讲了,广大的台湾同胞希望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希望两岸特别是经贸关系更加热络,反对“台独”这个是主流民意。不管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都不应该违背这样的主流民意。所以,你说的仅仅从结果上看这个问题,我觉得是片面的。而且,我也注意到台湾有个别人也说过,某某党因为支持一国两制如何如何。所以,我认为这是个别人的看法,而且和他的本身政治理念是一致的。

  台湾中央社记者:刚才发言人提到,两岸相继加入WTO之后,大陆方面会继续鼓励台商到大陆投资。我们都知道,在1993年两岸两会辜汪会谈曾经达成四项共识。至今北京方面对于共识的履行并没有落实。台商到大陆投资,两岸至今都没有签定投资保障协定,如何保障台商到大陆投资的权益?

  张铭清:我对曾先生说的大陆没有落实1993年两会的共识不以为然。因为,大陆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保护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而且又配套了非常细的措施。而且各地台办在保障台商合法权益,为台商排扰解难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你说的不落实,我认为缺乏事实依据的。

  新华社记者:民进党和台联现在在台湾的“立法院”已经占有接近一半的席位,您认为他们有可能通过公投法等具有“台独”性质的法律,这种可能性存在吗?如果存在这种可能性,大陆方面将如何应对。

  张铭清:我刚才已经说了,我们非常关注选举之后台湾当局两岸政策的动向。至于你说的他们在“立法院”里可能会通过公投法这种可能性的增加,我们也密切加以关注。但是我已经说了,任何违背台湾主流民意的行为,搞“台独”,不会得到民意的支持,不可能得逞,而且最后会自食其果。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选举之后,台湾的李登辉先生马上成立了群策会,在群策会上他是任总裁。他说所以成立群策会的目的就是要创造台湾新意识。他发现台湾入世之后,国际竞争增加,中共并吞台湾的野心更加剧。不知您对群策会的看法。另外,就是我们的陈水扁总统,他也表示要筹组“国家安定联盟”。他在参加群策会成立大会上讲,筹组“国家安定联盟”的主要目的是要突破两岸关系。您对群策会和“国家安定联盟”的成立有何看法?

  张铭清:我们注意到李登辉成立了群策会。对李登辉其人,我们都有非常明确的看法。他的理念就是坚持分裂,坚持“台独”,特别是他从政坛退下来之后,理念当然也不会改变。但是他在挑动族群,挑动省籍情绪方面又做了很多不得人心的事情。最近他成立群策会,我觉得这是他“台独”和分裂理念的一个具体表现。所以对李登辉的做法,很多岛内的政党,反对“台独”的民众都有一些明确的看法。所以像他这种分裂和“台独”的理念不管他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都很难以得逞。至于你说的安定联盟,这个联盟到现在还没出来。但是我们认为不管你成立什么样的联盟,什么样的组织,两岸的根本问题就是台湾当局应该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应该承认“九二共识”,那么在这种基础上,台湾才能真正的安定。所以,我们对安定联盟还要进一步观察。

  香港有线电视台记者:刚才你说民进党和台联得到多数选民的支持成为了“立法院”的最大的政党。您觉得是不是中国在争取台湾民心的方面做得不够呢?所以他们朝向支持本土主义,已不支持两岸统一。还有你们会不会跟民进党接触,现在他们是最大的台湾政党,如果拒绝和他们接触,好象会跟台湾民众的距离越走越远,您同意吗?

  张铭清:你说的争取民心问题这个事情。我们是在争取国家统一问题上更寄希望于台湾的民众。因为对我们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的理解,我想应该有一个过程。但是我刚才说过,支持一国两制的民调的上升已经说明台湾民众对国家统一的期盼和要求。所以我不认为民进党变成第一大党就反映了民众支持台独的理念。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台湾的主流民意还是主张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反对“台独”的。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我想两岸加入WTO之后,通航的问题是备受关切,然后再加上香港跟台港航约在签约问题上也拖延了半年之久。请教发言人的是,在通航的问题上,两岸有没有可能展开机制性的协商跟对话?

  张铭清:关于两岸的“三通”问题,刚才我说过,而且多次说过只要是看作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就可以民间对民间,公司对公司,企业对企业地谈起来。你刚才说的港台航线问题,因为港台航线年底又牵涉到续约的问题。根据中央政府对港台航线的基本原则,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空中的航线和海上的交通线都是本着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地区间的航线。我想这次续航谈判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来办理。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两岸加入WTO之后,台湾当局希望借用WTO这个框架,在国际会议上进行所谓的“三通”,那么对于这个看法,您觉得可行性如何?第二个问题就是很多台商关切两岸加入WTO之后,有很多优惠条款可能就要终止掉。之前,好象国台办提到有五年的缓冲期,但是也有媒体说没有这个缓冲期,您可不可以在这里证实一下。

  张铭清:我觉得你刚才的问题,在WTO的框架下来谈“三通”,我认为是没有可能的。我已经非常明确地说过两岸“三通”的问题,经贸的问题只能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来谈,不需要借助国际场合,也不需要借助WTO的框架。所以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地位已经非常明确。

  两岸加入WTO之后,我们将严格按照WTO的规则办事。至于台商的投资保护政策,我们也继续执行。

  日本共同社记者:你说台湾的民意还在反对“台独”,支持一国两制。但这次选举中,支持一国两制的新党惨败,你觉得他们惨败的原因在哪里?

  张铭清:我刚才实际上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就是有人认为新党支持一国两制,在选举中失利。你这个说法,我也听到过,就是台湾某党的负责人说过这样的话。我已说过我不赞成这样的说法。因为我的根据就是台湾各方面的民调支持一国两制的比率在上升。所以你说的新党失利因为一国两制,我不同意这样看。

  香港无线电视新闻记者:根据您的说法就是台湾民众对一个中国还是期盼的。对这次选举的结果不会影响大陆对台湾的政策以及其他范围的合作,包括经贸往来的合作,对吗?

  张铭清:是的,不会影响。

  台湾真相电视台记者:您刚才提到台湾的主流民意还是赞成两岸要和平交往的大方向。这次选举过程中出现泛绿和泛蓝这样的名词,你所谓的主流民意是不是指的泛蓝这一块,泛蓝是指国民党和亲民党这一块,是不是大陆以后的主要的一个交往对象。我们可不可以总结大陆对台的政策方向是维持不变,还是以听其言观其行来形容。

  张铭清:我们注意到泛蓝和泛绿这个提法。但是我们没有提泛绿和泛蓝,因为我们的基本政策就是不管台湾的什么团体,什么人士,只要赞成一个中国的原则,只要承认“九二共识”,我们都可以和她打交道,进行合作和交流。对民进党,因为到现在也没有修改台独党纲,所以我们不可能和她打交道。说我们不和她打交道,这个说法不准确,因为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不修改“台独”党纲,是他们自己关闭了我们和他们打交道的大门。

  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江泽民主席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是不会改变的。包括两岸的经贸政策。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发言人,对不起,我不太理解您回答前一问题的意思。是不是说,尽管台湾选民把票投给了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但并不影响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是不是这个意思?

  张铭清:我刚才说了,选举的结果,我们已经注意到了。而且,我们非常关注台湾当局今后两岸政策的走向。所以我们的基本对台方针,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没有改变。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刚才电视台打电话给我说,台湾有媒体说江主席有意邀请李登辉来大陆访问,您能否做一个证实?

  张铭清:你认为这种事有可能吗?我认为根本就不可能。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台湾也对主流民意有她的想法,就是指台北的执政党。那么北京当局也对主流民意有她的解释。是不是北京有一个更量化或更具体的说明?

  张铭清:对主流民意量化的说明就是支持一国两制的民调的上升。

  德国《世界报》记者:我感兴趣的问题就是汪道涵先生去台湾有没有可能性?

  张铭清:谢谢你的关心。汪道涵先生之所以在1999年秋天没有到台湾去,因为李登辉提出“两国论”,使两岸关系处于紧张的状态。我想,汪道涵先生是非常希望有机会到台湾看一看,但是,这要由两会根据“九二共识”的基础来协商,目前,台湾方面不承认“九二共识”,不承认一中原则,我想,这个机会目前还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