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2001-12-26)
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
2001-12-26
12月26日,在国务院台办2001年度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张铭清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张铭清: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今天举办今年的最后一次发布会,因为再过五天就要进入新的一年,所以我想借此机会代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向广大台湾同胞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祝愿!祝愿台湾同胞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事业有成、阖家幸福!一年来,国务院台办的新闻发布会得到在座的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和所属的新闻媒体的支持,我想利用这个机会,一并表示感谢!现在,我愿意回答各位记者的提问。
台湾TVBS记者:现在中共在大陆一些较大规模的台资企业中设有党支部,请问党支部这种组织的功能主要是什么?它会不会跟企业本身的决策产生冲突,这样的组织在其他外商企业中是否也存在?
张铭清:首先我想说明的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的章程,在台资企业中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这是在台资企业工作的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按照党章建立起来的组织。本来这件事是非常正常的,而且在一些三资企业里也有这样的组织,这是完全符合党章,完全符合要求的。现在台湾方面有些人好像在炒作这件事情,把它讲得非常紧张,我觉得是有点反应过度或者是神经过敏。现在甚至有一种可笑的说法,说要发展台商加入共产党,我想这是根本没有事实根据的。企业里的党组织是符合党章要求的,是一项常态性工作,党组织的建立只会对企业发展起重要作用,而不是去干扰企业的经营方向,只会起正面的作用。我想,已经建立党组织的台资企业和三资企业已经有切身的体会,党组织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而不会起相反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有的人不了解情况,但是不排除有的人是别有用心。
台湾真相电视台记者:台湾媒体日前指出中国方面有意在明年秋天十六大时提出让宗教人士入党的规划,这样的传闻是否属实?这一系列动作,包括资本家入党,宗教人士入党是否意谓着中国在党的政策上朝更开放的方向发展?
张铭清:今天好像都比较关心入党的问题。(众笑)关于宗教人士入党的事情我没有听说过,十六大现在还处于筹备阶段,你说的让宗教人士入党的事情,我不能给予证实。
《厦门日报》记者:12月24日,61名大陆民众乘坐福建省的一艘游轮赴马祖一日游。台湾方面称这是“小三通”的加温。请问你对此有何评价?另外,你认为明年的“三通”是否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张铭清:我以前在发布会曾经说过,金门和马祖到福建沿海这种海上的直航,并不能解决海峡两岸经贸发展的迫切需要。但是既然这样做了,这个事情对解决金门和马祖居民的实际困难有好处,所以我们愿意积极配合。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概今年1到11月份,有22500多名金门、马祖和福建沿海的居民通过169个航次往来,金门、马祖到福建沿海的有148个航次,厦门和福州到金门和马祖大概有21个航次。这个事情是个很局部的事情。所以,我们希望台湾当局应该开放台湾本岛和大陆的全面的直接“三通”,这方面的好处,我想特别是台湾的工商界人士都有体会。
台视记者:最近,台湾“陆委会”主委蔡英文提到,希望大陆方面多参考陈“总统”上任之后对“一中”的谈话和善意,她认为明年两岸恢复对谈的机会非常大,请教发言人对此有何评价?你认为两岸明年恢复对谈的可能性有多大?
张铭清:我认为,两岸对话随时都可能恢复,关键要看台湾当局对待一个中国原则和1992年两会共识的态度。目前台湾当局领导人对一个中国原则一次次地拒绝,对1992年两会共识一次次地否认,致使恢复对话的既有基础迭遭破坏。台湾当局领导人如果真有诚意恢复两岸商谈,就应该首先明确承认1992年两会共识。因为这一共识是在双方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态度的前提下,以灵活的方式求同存异、务实谈判的产物,为台湾各界有识人士所承认和赞同。我们对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和1992年两会共识的方向所作出的一切努力都是欢迎的。
我再次重申,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是不可动摇的,推进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恢复两岸对话与谈判的努力是不会改变的。台湾当局不可心存幻想,应正视现实,在两岸复谈问题上作出明智的选择。
福建《海峡导报》记者:最近台湾在推进所谓的“修宪”,李登辉致力于把“台湾基本法”加入其中,请问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两岸关系会有什么影响?
张铭清:我们看到媒体这方面的报道,因为李登辉当政的时候,也曾经做过6次的“修宪”,结果越修越是为了集中他的权力。这次民进党如果主导所谓“修宪”的话,我们的关注点在于民进党是否往“台独”方向落实其政策。这个问题,我们看到媒体报道已经提出来。我们会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之前在华东有一个台商的学校送审教科书,结果被删了很多地方,包括有关“中华民国”的字眼和书中有关用词。关于这点,我想请教发言人,是否对台商学校送审的教科书有什么规定或规范?请给予说明。
张铭清:教材是从台湾来的,对教材里面的内容,我们关注的是它是否符合一个中国的原则。如果不符合一个中国原则,有“台独”的或“两国论”方面的内容,给台商子弟学校用就会误人子弟。所以,作必要的修改完全符合这方面的要求,也符合我们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我想在这个事情上应该会理解我们的基本立场,不该存在什么异议。
台湾《联合报》记者:在12月中旬,上海的对台工作的智库人士跟台湾的一些对大陆工作的智库人士,曾经举行了今年台湾选举后第一次智库的会谈。我们知道国台办的副主任李炳才也南下参加,跟台湾的学者有过晤谈。不晓得发言人可否透露一下,李主任在晤谈的过程中,是否跟台湾学者交换了对台工作是否调整的意见,李主任是否也曾经对台湾选后政治情势的改变做出什么指示?
张铭清:我要明确告诉你,这个报道是缺乏事实根据的。我们经过了解,作出这个报道的记者是道听途说,他说到的新闻来源本人都予以否认。我们对民进党不放弃“台独”党纲就不与其打交道的政策是一贯的。同时,对那些鼓吹过、从事过、追随过“台独”的人,只要他们放弃分裂立场,我们愿意与他们共同探讨和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中央电视台记者:最近有报道说台湾工商界人士参与筹组“群策会”,对此您有何看法?
张铭清:我们注意到最近台湾媒体报道中有关一些台湾工商界人士参与李登辉筹组“群策会”活动的情况。众所周知,李登辉长期从事分裂活动,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其分裂图谋,其意图是十分清楚的。我们相信绝大多数台湾工商界人士会明辨是非,不会做不利于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事。
《厦门日报》记者:请问发言人对2001年的两岸关系有什么总体的评价?
张铭清:今年两岸关系和台湾的政局出现过一些复杂的情况。但是我们觉得这一年台湾社会反对“台独”,求安定,求和平,求发展的主流民意并没有改变。两岸的民间往来,特别是经贸和各方面的交流还有很大发展,也是这些年所没有的。但是,由于台湾当局领导人不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否认“九二共识”,所以,两岸的政治僵局没有打破。我们希望在新的情况之下,台湾当局的领导人应该了解主流民意,应该尽快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和“九二共识”。
新华社记者:台湾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后,您认为世界上坚持一个中国的大的框架有没有改变?
张铭清:我想在全世界范围内,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大的框架并未改变。我们反对“台独”的立场也没有改变。WTO是个经贸的平台,不应该涉及政治问题。所以,两岸加入WTO之后,都应该严格按照WTO的原则办事,同时,我们继续鼓励和保护台商到大陆投资。
台湾TVBS记者:最近台湾方面决定要在“中华民国”护照上加注“台湾”两个字,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张铭清:如果台湾当局批准这样做,实际是以所谓“便于识别”为藉口,逐步推行其“台独”图谋,不能不引起全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不论台湾当局玩弄什么花招,其分裂祖国的图谋都是不可能得逞的。
台视记者:有关港澳媒体在明年开始就可以长期在大陆驻点或设置办事处,请问国台办方面对于台湾媒体是否同样会考虑放宽驻点时间的限制?
张铭清:我是非常希望有这么一个机会让我们台湾的媒体到大陆长驻。但是,我想应该说明的是,两岸的新闻交流应该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到现在已经有九家台湾新闻媒体在此常驻,驻点采访,而大陆只有四家。各位知道,在去年11月份,台湾方面宣布允许大陆的媒体去驻点的时候,我们就觉得此规定非常不合理,既限制人、限制媒体又限制时间,所以我们就希望这个限制能够取消。我原来听说今年11月份台湾有关方面要检讨实行一年的这种规定,我们也希望有所松动,至少要跟我们对台湾的媒体一样,不要限制媒体家数,也不要限制人数,那么这样两岸的互动就可以往前走。所以,我建议台视的这位刘先生向台湾当局的有关负责人反映一下,我们和你们有共同的心愿,希望你们早点来长期驻点,但是台湾这方面至少要往前走。我们想共同努力,让你的愿望,也是我们台湾广大媒体的愿望能够实现。
各位还有问题吗?那么,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咱们明年再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