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2002-11-27)
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
2002-11-27
11月27日,国务院台办在钓鱼台大酒店举办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张铭清就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有关台湾问题的论述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张铭清:党的十六大报告有关对台工作的论述,确定了我们党进入新世纪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当前对台工作重点。这些论述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发展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的基础。这些论述既保持了我们党对台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又体现了我们党在对台工作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既坚持了原则,又展现了诚意,十六大报告是我们党新世纪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于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中央电视台记者:钱副总理最近提出了一个中国原则“新三句”,今年年初朱总理的报告中也提出这个问题,请问,把“新三句”写入十六大报告有什么实际意义?
张铭清: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是发展两岸关系与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郑重将这一原则主张写入政治报告中,充分反映我们在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的坚定性,也体现了我们的诚意和包容性。这既是全党的共同意志,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我们希望台湾当局明确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承认1992年两会共识,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恢复两岸对话与谈判。
厦门电视台记者:十六大报告提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这意味着什么?
张铭清:据我理解,这句话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台湾同祖国大陆实现统一,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随着香港、澳门相继顺利回归祖国后,实现祖国统一的进程,已经进入解决台湾问题的新阶段。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二是,近年来,台湾局势日趋复杂,“台独”分裂势力不顾台湾同胞的福祉,一再损害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一再破坏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某些外国反华势力也正在干涉中国统一。台湾问题早解决比晚解决好。三是,我们党和政府已将完成祖国统一确定为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我们相信,在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定能够早日完成。
新华社记者:对十六大报告有关两岸政治谈判问题,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三个可以谈”,请问您认为这展现了大陆哪方面的善意和诚意?
张铭清:我们一贯主张开展两岸对话,进行和平统一谈判,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岸的统一。中共十六大报告对此再次做出郑重呼吁,并提出“2300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表明我们在一如既往地为实现和平谈判进行不懈的努力。近些年来,尽管由于台湾方面的原因,使两岸的对话与商谈被迫中断,但我们始终在积极争取两岸商谈得以尽快恢复。
为打破两岸政治僵局,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我们在不同的时期,就两岸政治谈判的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积极主张。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就两岸正式谈判的方式问题同台湾方面进行讨论,找到双方都认为合适的办法"。1995年1月,江泽民同志的八项主张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分步骤进行两岸谈判、逐步实现和平统一的构想。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重申了这一主张。十六大报告关于两岸政治谈判的论述,包括首次明确提议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三个可以谈",表明了我们对台方针政策的一贯性、连续性,体现了我们在两岸政治谈判问题上的积极态度与极大诚意。"三个可以谈"的提议,使两岸政治谈判的议题进一步具体化、更具操作性,表明我们由衷希望两岸尽早结束敌对状态,使两岸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同时也表明,我们愿意以最大的诚意,妥善处理台湾方面所关心的问题,诸如台湾地区在国际上的活动空间问题、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这些主张,进一步拓展了两岸政治谈判的空间,为打破两岸政治僵局指明了道路,为两岸同胞展现了共同争取和平统一的光明前景。我们相信,只要双方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谈起来,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得到妥善解决。
香港无线电视台记者:关于春节期间两岸开办“定点包机直航”业务一事的进展如何?大陆方面的立场态度如何?
张铭清:关于春节期间两岸开办“定点包机直航”业务之事,本月22日,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在会见台湾"中国台商发展促进协会"理事长章孝严时,已明确表达了我们的立场,具体情况可以看11月23日的相关报道。
《厦门日报》记者:本月是“九二共识”达成十周年,对台湾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有何评论?
张铭清:10年前,海协与台湾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共同奠定了促进两岸商谈的政治基础。为此,海协李炳才常务副会长专门发表了题为《坚持"九二共识",早日重开对话》的纪念文章。
“九二共识”的内容及其达成的过程,体现了妥善处理分歧、有效打破僵局的政治智慧,对于建构商谈基础、建立互信具有多层次的丰富含义。可以说,“九二共识”就是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的典范。遗憾的是,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以来,拒不承认这一共识,致使两会的接触与对话迄今难以恢复。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今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与祖国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与政治主张,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与谈判,展现了我们推动两岸对话与谈判的极大诚意和善意。我们希望台湾当局认真回应我们的建议和主张,务实承认在“九二共识”中曾经做出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郑重承诺,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重开对话和谈判。
台湾中央社记者:您刚才提到要打破两岸政治僵局,有没有可能在不提“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就两岸直航、“三通”等议题进行交流和对话?
张铭清:我们积极推动两岸“三通”的立场是一贯的,并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我们认为,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政治谈判的基础。“三通”是两岸间的事,是经济问题,“三通”商谈不是政治谈判,商谈中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但绝不能把两岸“三通”说成是“国与国”之间的“三通”。为尽早实现两岸“三通”,我们主张通过两岸的民间行业就“三通”的技术性、业务性等问题进行协商,达成共识,只要由双方各自确认就可以通起来。我们这一主张是务实的,可行的。
台湾真相电视台记者:这次台湾“陆委会”修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中有关于“三通”的部分。请问,“三通”对大陆来说有没有时间上的急迫性?大陆方面对“三通”有没有最近的时间表?
张铭清:要说到“三通”的急迫性,从我们1979年提出到现在23年还没有实现,当然我们有急迫性。为什么到现在没实现,各位应该非常清楚,因为台湾当局不断地在阻挠、干扰"三通"的实现。我们对实现"三通"有非常大的诚意和善意,可以说涉及到"三通"的部门都做好了一切准备,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今年5月在大担岛讲话中曾经说过,"三通"是必须要走的路,可以授权民间谈,但是到现在走了一步没有?他授权民间谈了没有?而我们对"三通"展现的诚意和善意,是有目共睹的。就这个问题的急迫感是勿庸置疑的。而说到紧迫感,台湾工商界、台湾同胞更有紧迫感,因为他们到大陆,每年都要有300多万人次绕道而行,浪费时间,增加成本。可以说"三通"的实现,对台湾的利益远远大于对大陆的利益。所以,关于“三通”的时间表,我想应该问台湾当局领导人。
中央电视台记者:截至目前,两岸的经贸情况如何?是否有新的特点?
张铭清:尽管两岸的政治僵局没有打破,但两岸的经贸和经济交流这两年发展得非常快。比如说,两岸的间接贸易已经达到2500亿美元,现在台商到大陆投资已达54000家,投资的协议金额达到610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达到310亿美元。现在台湾同胞到大陆来,已经累计达到2600万人次,来过的人有500万。而大陆到台湾的只有60万人,这是很不平等的。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台湾当局对两岸的经贸发展、对两岸的交流不是持积极支持的态度,相反是阻挠的态度。尽管如此,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的经贸交流还是不断地往前推进,这就是一个总的形势。
台湾《联合报》记者:您刚刚已经提了很多有关十六大的精神,新老交替是这次十六大的特征之一。请问,中央对台领导小组、国台办和海协会不会也有新老交替?另外有消息说明年六月钱其琛先生会接任海协会会长,您能否证实?
张铭清:到目前为止,中央对台领导小组的成员、国台办成员和海协的成员没有任何改变。
法新社记者:我有两个问题:胡锦涛成为中共新的总书记,他比较年轻,他对两岸关系会有什么影响吗?他的经验和他比较年轻的特点会不会对两岸的问题有好的作用?另外,关于直航的问题,您有没有信心在春节的时候两岸达成直航?
张铭清:我应该说明,在十六大召开之后,十六大报告说明我们对台基本方针没有改变,就是继续贯彻、执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江泽民同志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我们党的对台方针政策具有一贯性和连续性,十六大以后也是如此。至于春节包机的实现,我想现在我们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陈云林主任在22号会见章孝严先生时已经说得很清楚,现在的问题是台湾方面。如果台湾方面确有诚意,不要再节外生枝、不要再做有违于台湾同胞切身利益的事情,春节包机的事情我乐观其成。
台湾真相电视台记者: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昨天提出两岸可以在WTO的架构下协商经贸问题,这是不是个确定的政策?是不是以后两岸可以在WTO架构下协商任何经贸问题?
张铭清:去年年底两岸先后加入WTO,按照要求进入WTO之后应该遵守WTO的规则。我们认为现在台湾并没有认真遵守WTO基本的原则,比如说WTO的贸易便利原则和非歧视性原则,表现他们对实现“三通”、对两岸的经贸交流采取阻挠的态度。两岸的问题完全可以在两岸之间来解决,不需要在WTO的框架之下。
你刚才说的问题指的应该是大陆关于钢铁进口保障措施的问题。这个事情涉及到三十几个WTO会员,其中就包括台湾,与台湾的商谈应该授权两岸民间机构来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政策已经非常明确。
中央电视台记者:目前台湾当局有关部门表示两岸航线在实务上要比照“国际航线”管理,“陆委会”主委蔡英文指两岸直航谈判必须由政府主导,民间团体只是协助的角色。而大陆一贯强调两岸通航绝不能视为“国与国”间通航,应由民间协商解决。请问如何解决两岸分歧?
张铭清:我们积极推动两岸“三通”的立场是一贯的,并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我们认为,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政治谈判的基础。“三通”是两岸间的事,是经济问题,“三通”商谈不是政治谈判,商谈中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但绝不能把两岸“三通”说成是“国与国”之间的“三通”。为早日实现两岸“三通”,我们主张通过两岸的民间行业组织就“三通”的技术性、业务性问题进行协商,达成共识,由双方各自确认就可以通起来。我们这一主张是务实的,可行的。
《中国日报》记者:关于春节期间包机直航的问题,陈云林主任说大陆方面不希望包机经过香港、澳门,但台湾当局提出包机必须先在港澳落地,请问大陆方面是否会同意?
张铭清:11月13日,我在会见报道十六大的台湾媒体时说过,我们要求两岸直航应该是直接双向、互利互惠。现在台湾方面说包机要经过港澳,而且要在港澳落地,这对航运公司和乘客都增加很大的负担,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大家知道两点间直线最短,现在从港澳绕行,不是“直航”,而是“曲航”。尽管如此,这也比过去稍有进步,乘包机的台湾同胞比过去可能略微节省时间。对此,我们尽管不满意,但是还是会给予积极的配合。陈云林主任已经说得很清楚,我们要求两岸直接飞,绕来绕去,对谁都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