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2003-5-28)
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
2003-5-28
5月28日,国务院台办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举行了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李维一就两岸合作抗击SARS疫情等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李维一:各位上午好!前一段时间,因为预防SARS的需要,我们有一段时间的小别。今天很高兴,我们又重新见面。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给两岸同胞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给两岸同胞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干扰。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两岸同胞克服困难,进行了艰巨的抗SARS斗争。在这一过程中,两岸的医务人员进行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为两岸抗击SARS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令人欣慰的是,两岸的SARS疫情近来出现趋缓的形势,新发病例显著下降。由于SARS疫情的反复性和复杂性,我们还不能有丝毫松懈。不过,我认为,两岸同胞最终战胜SARS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在此,我们要真诚地向台湾同胞道一声祝福!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中国日报》记者:前几天,海基会拒绝了海协向台湾提供的医疗物资捐赠,有外界评论说,这是大陆对台湾采取软硬兼施策略的结果。因为大陆先强力阻挠台湾加入WHA,然后又放软身段,通过捐赠采取统战政策,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台湾疫情爆发以来,大陆对台湾控制疫情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SARS疫情爆发对两岸经济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前一段时间,国台办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对两岸人员采取限制。疫情对两岸的经贸往来造成了哪些影响,能否用数据说明?
李维一:对于第一个问题这样的说法,我认为是对事实的严重歪曲。对于具体情况,我们客观平实地回顾这样的过程,应当是非常清楚的,绝不是什么一手硬、一手软的统战伎俩。我们关心台湾同胞是一贯的,是真诚的。两岸出现SARS疫情以后,两岸同胞骨肉兄弟,彼此非常关心。大陆同胞在台湾疫情出现扩展之后,对台湾同胞表示了慰问,同时也表达了愿意积极捐赠有关抗SARS物品的意愿。有关团体和人士在这方面的沟通和交流非常多。特别是当台湾的媒体报道出来,台湾抗SARS物品的缺乏情况。台湾是在4月下旬出现了SARS扩大感染的趋势,5月10日,南部也出现了感染SARS的情况,疫情在岛内扩大的势头趋于严峻。在这种自发往来捐赠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负责人5月12日给台湾红十字会组织负责人致函,表示大陆向台湾捐赠抗SARS物品的意愿。遗憾的是,在第二天,即5月13日,台湾红十字会组织回函,表示感谢并婉拒。两岸红会组织之间的捐赠渠道被台湾方面所阻断。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陆的有关团体和人士与台湾的团体还在进行着关于捐赠方面的联系,台湾民众确实也需要捐赠抗SARS的物资。而WHO的会议是5月19日召开的,在召开会议两天后,即5月21日,台湾海基会以最速件主动给大陆海协来函,表达了受台湾主管机关委托,由海基会统一受理大陆捐赠物品的事实。请大陆捐赠迳行与海基会联系。大家知道,两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已多年中断联系。但是,在重大灾害面前,关系到台湾同胞的生命健康福祉问题,海协立即进行了研究。23日做出回应,表示要向台湾捐赠20万套防护服,10万只符合N95标准的口罩,5辆具有负压隔离功能的救护车。同时,两会人员也进行了具体的电话往来联络。海基会方面明确提出,要求大陆方面提供发货单、提货单和装箱单。同时告知要写明海基会,以中英文注明。大家知道,24日和25日是大陆的公休日。但是,相关部门、相关工厂员工都没有休息。有关部门,像海协,紧急调运物资;大陆民航部门紧急调运货机,安排航线;生产部门紧急生产和装运物资;海关、检验检疫部门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加紧办理通关手续。在一切工作基本就绪,即将发货的时候,5月25日,海基会回函,表示予以拒绝。这个过程的情况,说明大陆方面绝不是什么一手硬、一手软,而是大陆同胞真心地帮助我们台湾的骨肉同胞。但是很遗憾,这样的事情被台湾当局泛政治化处理,粗暴地拒绝了。但是,在重大灾害面前,两岸同胞手足情、骨肉亲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行为是任何政治势力所阻挠不了的。我要补充一句,不仅大陆向台湾同胞捐赠,台湾同胞也向大陆抗击SARS进行了捐赠。据我所知,北京的台商们为北京市政府提供了价值600多万元人民币的物品,台湾裕隆集团中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向北京抗击SARS一线治疗单位捐赠了10辆救护车,这些事实都说明,两岸同胞就是骨肉同胞,互相的关心都是真心的、真诚的。那些出于某种政治目的歪曲事实、进行人为干扰,这是违背两岸同胞意愿的。
自祖国大陆部分地区发生SARS疫情以来,各有关部门真心实意地关心在大陆台胞的健康安全,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各种方便。如,祖国大陆出入境管理部门考虑到因SARS停留大陆台胞不便离境等情况,遂于4月下旬通知各地出入境管理部门,为上述台胞办理延期手续提供方便。教育管理部门相继发文,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部属院校,切实做好台生防治SARS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在校台生情况,实行零报告制度;要求有关高校随时与因SARS临时离校台生保持密切联系,并就他们日后返校继续学习等事宜早做准备。有关部门要求各医疗单位,一旦发现台胞感染非典,要安排最好的医生治疗,收费标准与大陆同胞一致。
截止5月27日,共召开了四次两岸防治非典研讨会。据了解,祖国大陆卫生主管部门已请收治非典病患较多的北京市和广东省的几家医疗单位,推荐具有非典防治经验的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和病毒学专家组成专家组,随时准备赴台,与台湾医务界的同仁共抗非典。同时,我们十分欢迎台湾地区有关专家来祖国大陆,与大陆同仁一道探讨防治非典措施。
SARS疫情对两岸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两岸的经贸往来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因为SARS发病时间的局限性和地域的局限性,我想这种影响是短期的,随着疫情的不断被遏制,我认为两岸经贸往来与合作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从长期来看,大陆的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这个趋势是要持续下去的,这也是国际上有关经济组织经济专家所评判的看法。据台湾方面主管部门所统计的数字显示,4月份台商投资大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5%,1-4月份台商投资大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4%,我认为这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在重大灾难面前,两会有了接触,这是不是代表在未来两会接触是一个常态?除了您刚才谈到在世界卫生组织之外,世界贸易组织又对台湾提出了降低层级的要求,据我了解是大陆对世贸秘书处施加了压力,这一点对台湾岛内的民心、经济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您认为这是否会影响两岸之间的感情?在存在SARS疫情情况下的两岸货运直航,大陆方面态度如何?近期,有大陆两艘海军间谍船在台湾东部海岸出没,请问是否有此事?
李维一:两会接触的政治障碍是存在的,这是众所周知的。刚才我讲过,在重大灾害面前,从两岸人民的福祉出发,我们是以此为第一考量的。在台湾“九·二一”大地震的时候,我们也是这样做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台湾方面粗暴地把门关上了。
据我了解,世贸组织秘书处根据1992年关贸总协定理事会主席声明确定的原则,台湾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简称“中国台北”)的名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警惕和反对的是台湾当局借加入世界卫生组织之名,在国际上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动。对于这方面的情况,台湾当局有关政要在一个时期以来讲的已非常明确,说明他们要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照顾台湾同胞的健康权,而是有政治企图。我们从来是把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中反对台湾当局进行分裂活动和通过民间适当的层次与世界卫生组织进行交流获得相关信息来区别对待的。我可以举例说明,例如我们赞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到台湾去考察SARS疫情,我们在去年和今年的世卫组织大会上两次都提出欢迎台湾的医疗专家参加中国代表团参加大会,我们也赞同台湾的医学专家出席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全球非典流行病学专家研讨会和6月份在马来西亚召开的非典全球科学会议,以及今年6月初在北京召开的10加3有关非典的高级会议。所以,我们反对的是台湾当局假借台湾人民的名义来行分裂之实。关心台湾同胞,我们是一贯的、真心的。对你所说的最后一个问题的情况,所谓间谍船之说是一种耸人听闻的渲染。
台湾真相电视台记者:两岸之间在经贸往来上日渐频繁,以后两岸沟通的渠道将如何进行?另外,在这次非典疫情中有一些在大陆的台商受到不同的影响,大陆方面有没有一些相关的政策出台协助台商?
李维一:关于两岸沟通的问题,实际上在两岸这么多年的交流往来过程中,民间的联系可以说是千丝万缕,交流是非常密切的。
考虑到非典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因此对于台资企业,各地政府到各级台办都给予了关心。在疫情中,各级政府的目标是“两手抓”的政策:一手抓防非典,一手抓正常生产,对台资企业也是这样。从中央领导到国台办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台商比较集中的广东、江苏、上海和福建的有关领导都曾经到台资企业去走访,协调解决台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和要求,做了大量的工作。仅就政策层面而言,举一个例子,最近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公布了关于调整部分行业在非典疫情期间税收的具体通知,其中对部分疫情集中地区的服务性行业实行减征免征部分税收的政策,这个政策同样适用于同类行业的台资企业。
中央电视台记者:虽然您也用两组数据说明了台商来大陆投资并没有减少,但是最近岛内还是有人借SARS疫情提出台商来大陆投资要趋缓这个说法,请您谈谈看法。
李维一:经济行为自然有经济行为的规律,两岸的经济往来不应该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有些言论我们也注意到了,这样的言论就是在没有SARS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对于台商投资大陆这样的事实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只不过是借SARS的出现增加一点儿新的说法而已。但我认为,这阻挡不了两岸经贸往来与合作的发展。
台湾《联合报》记者:在WHO这个问题出现后,现在又出现了WTO的问题,这样是不是会伤害到2300万民众的情感,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会不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李维一:我们历来反对借加入国际组织进行分裂活动。对于广大台湾同胞的要求和利益,我们从来都是注意倾听和关注的。关于加入国际组织的问题,我们也多次的说明过,只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坐下来谈,谈与台湾地区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国际空间问题,都是应该可以得到妥善解决的。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关心台湾人民的方针是一贯的。
中国台湾网记者:海协代表大陆人民向台湾同胞捐赠防SARS物资被台湾有关部门拒绝之后,请问大陆方面会不会还有进一步的捐赠活动?
李维一:海峡两岸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以来,尽管台湾当局拒绝了海协受祖国大陆各界委托的捐赠,但两岸民间从合作防疫的实际需要出发,相互提供帮助的联系并未停止。虽然红会和海协会的渠道都已经被阻断了,但是我相信这种阻断并没有影响大陆同胞向台湾同胞捐赠抗SARS用品的意愿。有关这方面的联系还在进行之中,台湾的有关人士也还在提这方面的要求。我们希望对于民间的这种捐赠行为台湾当局不要阻挠,因为这事关两岸同胞的生命健康。
新华社记者:为因应SARS疫情对台商的影响,台湾有“立委”提案要求开办两岸货运包机业务,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李维一:我们注意到台湾有关方面提出开办两岸货运包机的想法。我们一贯主张,在实现两岸“三通”的过程中,凡是对两岸人员往来有利、对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有利、对台湾工商界有利的事情,我们都愿意务实推动、积极促成。为了保证两岸货运包机业务的顺利实施,我们建议由两岸民间行业组织或航空业者就相关问题进行沟通,达成共识。
《环球时报》记者:请问在这次向台湾捐赠抗非典物资方面,海协怎样和海基会进行沟通的?我们在捐赠物资方面进行了哪些具体的工作,进展如何?
李维一:这个问题在海协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讲得已经很清楚了。但是与你的问题相关,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情况。在台湾方面拒绝了海协的捐赠以后,台湾的舆论方面出现了一些我认为是不负责任的说法,或者是与事实不符的说法,比如说台湾红会拒绝中国红十字会的捐赠,是因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函中有“令人不可接受的口气”,现在我就把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函给各位读一遍,请大家听听有没有令人不能接受的口气。这封函是5月12日发出的。
函中说:“近日,台湾地区SARS疫情有扩大迹象,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紧缺防治SARS医用物品,对此我会十分关注。我会愿通过贵方向台湾同胞捐赠大陆可提供的防治SARS医用物品。请贵方尽速提供急需物品清单、标准、数量等资料,我会将尽力予以协助,共同抗击疫情。”以我的阅读能力看不出这封函有什么令人不可接受的语气。
关于两会之间的联系,台湾方面也有一些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大陆海协突然向台湾海基会来函要求捐赠”,这“突然”两个字我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但这是与事实不符的。我们会把相关的往来函件提供给大家,说明事情真相。这里我也把海基会5月21日给海协的来函念一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据我方相关人士告知,贵方因SARS疫情有意捐赠医疗用品予我方,本会谨代表我方表示感谢。基于我方关务之规定,我方受赠人如为政府机关,可以享有免税待遇,本会已受主管机关委托,得比照此种待遇。如贵方有任何捐赠,请迳洽本会处理。”
这封来函表达的意愿也是非常清楚的,海协会基于对台湾同胞福祉的考虑,迅速于23日做了回函,表达了捐赠的意愿,但是25日海基会却来函予以拒绝。海协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了台湾海基会“出尔反尔”这个词,我认为这个词是符合实际的。因为台湾海基会来函表示接受捐赠在先,25日又来函表示拒绝在后,这就是出尔反尔。但是两岸同胞在重大灾害面前互相关心的骨肉情、同胞心是某些政治力量割不断的。我想不仅是这次抗SARS,以后我们两岸的往来在面对种种困难的情况下,这种同胞之间的帮助是依然割断不了的,两岸关系的发展也是任何有破坏力的政治因素干扰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