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林在江泽民同志《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发表七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2002-01-28 00:00 来源:

  陈云林在江泽民同志《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发表七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陈云林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同志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七年来的对台工作实践证明,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体现了我们党对台方针、政策与时俱进的精神。当前,重温这篇重要讲话,对于深刻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八项主张,进一步做好新世纪的对台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对台工作的核心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江泽民同志八项主张的核心,也是党和国家对台工作的核心任务。江泽民同志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李登辉背弃一个中国原则、"台独"等各种分裂活动加剧的新情况,提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这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提到更为重要的位置,发展了邓小平的有关思想,对此后的对台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七年来,我们在对台工作中,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同台湾分裂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包括1995年夏天至1996年3月进行的反分裂反"台独"、1999年7月后进行的反对李登辉"两国论"两场斗争。我们的斗争特别是这两场大的斗争,狠狠地打击了李登辉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等分裂活动,有力地遏制了台湾分裂势力的铤而走险,展示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能力。2000年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台湾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给两岸关系发展与和平统一进程带来新的复杂因素。但是,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更迭,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改变不了绝大多数台湾同胞不支持"台独"的基本状况,改变不了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大框架。我们明确要求台湾当局放弃"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的分裂立场,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一立场,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和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为扩大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争取广大台湾同胞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强调,就两岸关系而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样的表述,进一步展示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包容性,在台湾内部和国际社会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

  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分裂不得人心。2000年5月以来,我们进一步与认同一个中国、反对"台独"的台湾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进行交流对话,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尽早实现"三通"等问题,广泛地交换意见,达成多项共识。在海外,60多个国家的华侨华人成立了近100个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民间社团,他们强烈要求台湾当局放弃"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的分裂立场,尽快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形成了强大的声势。

  二、扩大两岸各项交流和人员往来是实现统一的基础性工作

  大力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和人员往来,早日实现两岸直接"三通",是八项主张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台工作的重要任务。七年来,在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推动下,通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交流和人员往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1995-2000年,两岸间接贸易1312.09亿美元,台商投资项目19596个,协议投资金额243.27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199.77亿美元。两岸互通邮政、电讯取得长足进展,海上、空中通航也有局部进展。特别是2001年以来,祖国大陆稳定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与台湾经济的持续恶化形成明显反差,使台湾同胞更深刻认识到台湾经济发展的前途在祖国大陆,新一波"大陆热"蓬勃兴起。2001年1-10月,两岸间接贸易261.45亿美元,同比增长4.6%。我有关方面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312个,协议台资金额5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2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6.97%、71%和37%。

  为满足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求学、交流和投资经营,我们努力创造各种便利条件,有力地促进了两岸人员往来。1995-2000年,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1230多万人次。2001年1-11月,台湾同胞来大陆达27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1.78%。目前,有近4000名台湾学生在祖国大陆140多所高等院校学习。继广东东莞之后,江苏昆山也建立了台商子弟学校。经我民航局同意,台湾已经有五家航空公司的飞机、每周828架次飞行南中国海飞行责任区。祖国大陆人士应邀赴台交流达到21904人次,同比增长74.72%。我有关方面已经开放了厦门、海口、福州、三亚等四个口岸,为符合条件的台胞办理落地签注。

  两岸经济交流和各项往来的发展说明,台湾同胞越来越强烈地体会到两岸经济合作、直接"三通"同台湾经济发展和自身利益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改善与发展两岸关系攸关台湾的前途和自身的福祉。正因为如此,广大台湾同胞,尤其是工商界人士强烈要求台湾当局真正放弃"戒急用忍"政策,开放两岸直接"三通",也迫使台湾当局作出了一些承诺。

  现在,两岸双方已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进一步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历史机遇。我们将本着造福两岸人民、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大力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采取切实措施推动两岸直接"三通"。

  三、进行两岸政治谈判是和平统一的必由之路

  通过谈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和平统一,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主张。江泽民同志发表八项主张时,强调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并且创造性地提出分步骤谈判的主张,即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江泽民同志还指出,有关政治谈判的名义、地点、方式等问题,只要早日进行平等协商,总可找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这是从两岸关系的历史和现状出发,既照顾台湾社会各阶层利益,又具有前瞻性的谈判主张。

  多年来,我们本着务实、灵活的精神,努力争取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推进两岸接触与谈判。为了照顾台湾当局关于平等谈判地位的要求,我们主张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不以中央与地方的名义进行谈判,而是通过平等协商,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谈判名义;主张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只要台湾当局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可以先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内涵;主张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台湾当局关心的问题。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和政府谋求通过谈判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

  众所周知,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两个受权的民间团体开始了事务性商谈。1993年4月,海协汪道涵会长与台湾海基会辜振甫董事长在新加坡举行了1949年以来以民间名义进行的两岸最高层次的会谈,即著名的汪辜会谈。需要强调的是,两岸事务性商谈和汪辜会谈,是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地说,就是在1992年海协与台湾海基会所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基础上举行的。这一共识的重要精神和意义在于,在双方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态度的前提下,以灵活的方式求同存异,务实地进行谈判。正是这一共识,保证了两岸事务性商谈取得进展和汪辜会谈的成功举行,对扩大两岸经贸、科技合作和人员往来、各项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由于李登辉进一步背弃一个中国原则,特别是1995年6月以所谓私人名义访问美国,将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的分裂活动推到高峰,迫使两会商谈中断,第二次汪辜会谈无法举行。1998年,经过我们的努力,海协邀请辜振甫来访,开始了两岸政治对话的序幕,达成包括继续进行政治、经济等广泛内容对话和汪会长于适当时候访问台湾的四项共识。但是,1999年7月李登辉又抛出"两国论"的分裂主张,企图彻底推翻一个中国原则,同时践踏了1992年两会共识,致使两会商谈被迫第二次中断。

  2000年3月,台湾地区新的领导人上台后,我们要求台湾当局明确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承认1992年两会共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对话与谈判。但是,台湾当局领导人顽固坚持"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的分裂立场,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否定1992年两会共识,致使两岸对话与谈判迄今无法恢复,两岸关系紧张根源依然存在。今后,在两岸谈判问题上依然存在着严重的斗争。我们不可能放弃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谈判的基础和前提的立场。为了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提,我们将继续争取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恢复两岸谈判。

  四、"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模式

  江泽民同志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以"一国两制"方式实现两岸统一的基本内涵,即:统一后,实行"一国两制",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有的制度。"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统一后,台湾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台湾同外国的民间关系不变,包括外国在台湾的投资及民间交往不变。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拥有立法和司法权(包括终审权),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党、政、军系统都由自己管理。中央政府不派军队、行政人员驻台,而且在中央政府里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

  "一国两制"既体现了实现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了充分考虑台湾的历史和现实的灵活性。按照"一国两制"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台湾同胞的各项利益均可得到保护,而且还可以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真正充分地共享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与荣誉。大陆可以更好地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腹地,台湾工商企业可以更直接、更方便地享有广阔的大陆市场,两岸经济资源可以得到更好的配置,两岸经济优势可以得到更合理的互补,进而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政府按照"一国两制"方针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我们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已近5年,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也已2年。中国政府信守承诺,在香港、澳门严格执行基本法,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高度自治,香港、澳门原有的法律绝大多数继续施行,原有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没有改变,香港、澳门同胞的权益得到了充分的保护。不仅如此,与回归前相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对外交往更加频繁,更具尊严。香港、澳门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保持着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对解决台湾问题产生了率先垂范的作用。我们在香港、澳门能够做到的,在两岸统一后同样做得到,而且在"一国两制"的框架内,在台湾可以实行比香港、澳门更宽松的政策。 

  随着"一国两制"在港澳地区的成功实践,这一方针已深受国际社会的赞许和越来越多台湾同胞的认同。台湾民间调查显示,去年年初以来,台湾同胞赞成"一国两制"比率明显上升。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宣传"一国两制",批驳台湾分裂势力对"一国两制"的歪曲、污蔑,使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体会、理解、认同"一国两制"对台湾同胞、对全体中国人、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巨大好处。

  五、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早日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无限期地拖延统一,是所有爱国同胞不愿意看到的。"随着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全国人民更加盼望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将完成国家统一列为进入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这是我们党基于对世界大势与两岸关系形势的深刻分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历史性战略决策,充分反映了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意志,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将继续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江泽民同志的八项主张;继续尽一切可能力争实现和平统一,同时做好制止一切分裂图谋的必要准备;要增强紧迫感,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不断增强综合实力的基础上,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创造各方面的有利条件。

  我们将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制造所谓"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行径,坚定不移地维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不被改变。要争取更多的台湾同胞理解、认同一个中国原则,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推进和平统一进程。

  我们将深入贯彻"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继续大力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按照"一个中国、直接双向、互利互惠"的原则,推动两岸直接"三通",进一步密切两岸关系,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理解和感情。

  我们将继续争取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进行两岸对话与谈判。只要台湾当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对话与谈判就可以恢复。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

  中华文明绵绵几千年,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极其珍视的崇高的目标和价值。中华民族正在崛起,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创造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大好局面。我们坚信,经过海峡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02年第3期《求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