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在济南感受浓浓年味儿
春节是最具中华文化特性的传统节日,最能体现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感。在全体中华儿女心中,春节不仅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精神纽带。蛇年春节期间,“泉”在济南过大年,别样春节年味浓。台湾青年在一城山色里围炉守岁,在泉水叮咚里迎春纳福,感受不一样的年味。
在济创业台湾青年孙绍唐的“丰收年”
金蛇献瑞,两岸传情。1月29日,“泉”在济南过大年系列活动中,领秀城贵和中心举办的“冬花烂漫BLOOM”年宵花卉大赏也吸引了大批周边居民前来赏花,来济南创业的台湾青年孙绍唐和妻子在商量是否要买株蝴蝶兰给家里做点缀。作为一名在济创业发展的85后台湾青年,来济南7年,除了一开口还是浓郁的台湾腔,孙绍唐已经基本融入了济南生活。“其实大陆和台湾很多习俗几乎差不多,就是吃饭口味不太一样,台湾那边做菜口味比较清淡,济南这边偏咸,不过都是年轻人,很快就适应了。”
济南,是孙绍唐工作的追梦之地,也是他爱情的圆梦之地。2018年,作为一名热爱街舞的青年,远在台湾的孙绍唐接受了济南一家街舞机构邀请,不远万里开启北上之行,在济南成为一名高级舞蹈教师。在一次表演节目时,他与济南姑娘张文凤一见钟情。孙绍唐为他的心上人在泉城扎下了根,机会成熟后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并成为济南岛屿少年街舞工作室的负责人。
“都说‘济台一家亲’,今天就带着我的太太一起来‘现身说法’了。”孙绍唐通过街舞协会加入了济南市台协会“大家庭”,认识了更多在济南创业的台湾同胞,一起参加各类民俗体验活动,感觉在济南更有归属感。1月10日,孙绍唐受邀参加“深化融合 共享福祉”2025住济台商台胞新春联谊会,更感受到了济南为台湾青年干事创业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多条件的决心。“台商们共聚一堂,大家精神面貌都很积极,对济台经贸文化等各领域交流融合也有信心,同时也期待今后能够参与科技、体育、艺术等各方面的交流活动。”
我心安处即故乡。临近春节,孙绍唐充分感受到了济南的年味儿。“非常有过年气息,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作为一名济南女婿,孙绍唐表示春节期间不会出远门,准备在济南城区逛一逛,好好感受一下年俗,看看趵突泉花灯,走走济南老街,和岳父岳母一家人一起吃火锅过除夕。“因为我们家3月份要迎来一个金蛇宝宝了,这个春节我需要照顾我太太。”提到这个即将迎来的小生命,孙绍唐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
台湾大学生感受充满烟火气的济南年味
2月3日至5日,“2025台青‘泉’在济南过大年”活动举行。22名台湾师生应邀来到大明湖畔,赏美景、看花灯、逛市集,在喜庆热闹的氛围中感受新春佳节的浓浓年味儿。
位于大明湖正谊广场上的“湖畔雨荷”花灯引人注目。唯美浪漫的古风少女形象,俏皮灵动的双眸,栩栩如生的表情,好似画卷中的仙女一般,让台湾青年惊叹不已,纷纷拍照打卡,与“夏雨荷”同框合影。
正谊广场旁边的明湖市集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非遗糖画、软陶面塑、手工荷包、冰糖葫芦等文创手作和特色美食琳琅满目,吸引台湾青年驻足观看、品尝,感受充满烟火气的济南年味。
在大明湖畔的信尚书店,台湾青年参加了“品年糕、猜谜语”文化活动。活动现场,主持人向大家介绍了吃年糕的习俗由来和历史沿革。大家围坐在桌前,品尝着糕香四溢的甜蜜,感受着醇厚浓烈的年味。一条条谜语字条悬挂在墙上,鲜艳的色彩透着喜庆的新春气息。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大家踊跃参与,或独自思考,或相互探讨,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努力去寻找答案,现场不时响起掌声和欢笑声。台湾青年还体验了生肖拓印,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在济南府学文庙,台湾青年体验拜孔简礼,研习儒家文化。大家着汉服、正衣冠,在大成殿前向孔子像行揖礼,齐声诵读《大学》节选。
在南部山区,“话过年 共团圆”两岸同胞包水饺活动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台湾青年与社区居民围在桌前,擀面皮、放馅料、捏饺子,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饺子摆满了桌面。伴随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屋内香气四溢。品尝着自己动手包的饺子,大家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台湾青年纷纷表示,感觉和在家过年一样,感受到浓浓的手足亲情。
此次泉城新春之行给台湾青年留下了深刻印象。台湾大学学生夏凡甯表示,在济南大街小巷,都弥漫着节日的喜庆氛围。此外,济南人的热情也让她印象深刻。这是她第一次来济南,她觉得济南非常漂亮,尤其是大明湖的景色,随便一拍都能拍出美丽的照片。台湾东吴大学学生夏伟翔说,游览明湖市集之时,未曾料到这里一大早已是人潮涌动。“湖畔雨荷”花灯制作精巧,济南美食也是琳琅满目,此间春节的氛围极为热烈欢腾。台湾中山大学学生潘瑭点赞济南丰富的文化活动。她觉得这里非常热闹,特别是在体验了拓印后,更是觉得有趣。同时,她也感受到了济南人的热情好客。虽然之前通过课本和短视频对济南有所了解,但现场体验后的感受却别有一番风味。谈及对济南的印象,“觉得它是一个非常有美感的城市,闲暇时大家都可以到大明湖走一走,蛮悠闲悠哉的。”
一样的年味浓情,一样的团圆喜庆。在济期间,台湾青年还参观了趵突泉、李清照纪念堂以及宽厚里、百花洲等古城历史文化街区,领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特色风貌。“因为在课本上也会学到李清照的词,还有《老残游记》,也都提到大明湖,感觉像是进入了书中的场景。”台湾青年纷纷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来济南感受两岸共同的文化记忆。
“台二代”在济南:“济南的年,总是香喷喷的”
“伴随着难忘今宵,姥姥的饺子热气腾腾的出场。每年的彩头是一定要争的,姥姥总是单独夹给我包着花生的饺子。看着吃到一颗又一颗花生的我,开心的找她兑换奖金。长大才发现,原来那些幸运,都是长辈的用心。”
这是2025年春节之际,陈雅欣在朋友圈记录的济南。作为海峡两岸爱情的结晶,在陈雅欣的记忆中,她的故乡里氤氲着济南水饺扑面而来的热气,也翻腾着台湾姜母鸭的香气。
一顿“济台融合”的年夜饭
炸鱼、炸肉、炸藕盒、酥锅、葱烧海参等济南过年传统美食碰撞上台式干煎大鲅鱼、全家福年菜,一顿承载着父母之爱的“济台融合”年夜饭就热腾腾出炉了。除夕这天陈雅欣一家一如既往准备全家一起采购年货、准备年夜饭,在跨年24点吃饺子。“我们家的彩头是将花生包进饺子,吃到一颗就可以和爸爸兑换100块钱。”陈雅欣笑着说。
作为一名典型的“台二代”,陈雅欣的父亲陈家良来自台湾澎湖,她的母亲杨洪益则是一名地道的济南人。1993年陈家良第一次来到济南,娶了济南姑娘,如今事业也扎根济南,在陈家良看来,他的青春年华都留在了济南,这里是他的“福地”。两岸共同的文化拉近了济南和台湾的距离,爱的力量跨越了千山万水,陈雅欣和弟弟则成为这场跨越海峡两岸的爱情的见证。2021年,他们一家获得了“最美家庭”荣誉,这是济南市获此殊荣的首个台胞家庭。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春节体验
“初一逛大明湖、趵突泉,初二在泰安灵应宫祈福,初三、初四和亲朋好友各种聚餐啦,初五和弟弟一起参加台湾大学生交流活动,这个假期安排得非常充实!”陈雅欣表示今年春节活动特别丰富,在济南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其实在年前就感受到了热闹的过年气氛,我特别到百花洲拍摄了一组济南府格格写真。”
在陈雅欣看来,两岸文化本就同根同源、同血同脉,台湾的过节习俗源自闽南,济南的过年习俗是正宗的北方传统,虽然各有特色,但都代表了中国人团圆团聚、其乐融融的美好意象,也象征着对未来一年新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今年我还代表济南台青主持了‘台商春晚’,济台同心,相信蛇年两岸文化交流一定会越来越密切,两岸同胞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深,我们从始至终都是一家人。”
一个加强地域协作的梦想
今年是陈雅欣在济南的第15年,从台湾澎湖到山东济南,从山东大学求学到南京大学读研,最后再返回济南就业,她见证了济南这15年的变化。“无论是主城区的历史文化建设,还是产业的蓬勃发展,都深刻体现了民族文化自信的内涵,我相信,每一位在济台湾青年也都与我一样感同身受。”
作为一名深谙两岸文化“台二代”,陈雅欣一直致力于促进两岸青年人的交流。在山东大学读本科时,她创建了校台湾文化交流协会并担任会长,在校园内举办台湾美食展、图片展,作为山东优秀台湾青年参加国台办座谈会。她表示非常感谢提供给他们青年人一个发声平台、能够有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出于对泉城的热爱,目前她选择留在济南浪潮信息工作,在公司继续深耕。“目前,我负责支持公司海外销售业务,积极倡导多元包容的企业文化,努力搭建全球员工交流沟通的桥梁。通过组织跨地区团队建设活动、文化培训课程等,促进不同地域背景员工之间的协作与理解,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舞台贡献力量,致力于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新实力。”
作为一名城市变化的亲历者,陈雅欣认为当前济南无论在文化交流还是就业创业方面都做得比较完善。她表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台青创业正当时。希望更多台青来安家、安好家,她也会秉持初心,为两岸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济南市台办综合“爱济南”“天下泉城”新闻客户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