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树备常务副会长谈香港回归后的两岸关系和港台关系
唐树备常务副会长谈香港回归后的两岸关系和港台关系
香港回归前夕,唐树备常务副会长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专访时,就香港回归祖国后的港台关系和两岸关系问题发表谈话。全文如下: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香港就将摆脱殖民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的历史盛事。我们和600万香港同胞一样,为这一天的到来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最近一个时期,广大台湾同胞也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同样的喜悦心情。
长期以来、香港一直是海峡两岸同胞保持联系与交往的桥梁。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九七”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台湾地区的关系,将成为两岸关系的特殊组成部分。大家知道,1995年6月22日,钱其琛副总理代表国务院宣布厂关于处理“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我理解,这些原则和政策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要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继续保持和发展港台两地现有的各种民间交流交往,包括经济文化交流、海空航运交通和人员往来。应当说,这样的基本精神,对促进港台两地经济繁推、促进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是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的。
“九七”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中央政府、各部委和内地各省区市,都不会干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务。至于“九七”后香港的涉台问题,应当说其中大部分具体事务、要由香港特区政府根据基本法和香港的其他法规自行处理;而其中—些涉及国家主权和两岸关系的涉台问题,将由中央人民政府安排处理,或由香港特区政府在中央人民政府指导下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1995年,海协根据有关方面的授权,曾与台湾海基会商定,在第二次汪辜会谈时就“九七”后港台交往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进行协商。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会商谈被迫暂时中止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会按照香港《基本法》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有关原则和政策,妥善处理港台交往中的有关问题。
例如,有关“九七”后港台间空中航运问题,去年就已经作出了妥善安排。在海运方面,“九七”的港台间海运后要按“地区特别航线”管理,依双向互惠原则进行。就船舶挂旗这一具体问题来说,我们要求“九七”后在台湾注册的船舶进人香港港口时,它所悬挂旗帜不得出现“两个中国”问题;同时,在香港注册的船舶进人台湾港口,应受到互惠对待。在这样的基本安排下,今年2月26日,海协根据有关方面的授权,委托香港船东会有关人士与台湾方面指定的团体就有关技术性问题交换意见。经过港台两地有关人士的沟通协商,5月24日已就船舶挂旗问题达成了共识。这一结果受到了港台两地航运界的肯定和欢迎。我们认为,务实地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港台海运在“九七”后继续保持畅通,有利于港台两地经济发展,是符合香港同胞和台湾同胞利益的。
在人员往来方面,今年 7月1日以后,台湾同胞进出香港不会受到影响,他们可以依据香港的有关规定来港旅游观光、就学、就业或定居。同时,香港的民间团体和宗教组织也可以在互不隶属、互不干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与台湾的有关民间团体和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至于台湾在港机构和人员,他们在“九七”后可以继续留存,但他们在行动上必须遵守香港基本法,不得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不得从事损害香港的安定繁荣以及与其注册性质不符的活动。我们鼓励他们为祖国的统一和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贡献。对于涉及某些台湾在港机构的具体问题,可以在两岸有机会恢复协商时再讨论。
香港有很好的投资环境,是一个注重法治的社会。我们鼓励和欢迎台湾同胞和台湾各类资本继续到香港投资。可以肯定地说,台湾同胞在香港的合法权益“九七”后一定会依法受到妥善的保护。这一点,请台湾同胞们放心。我相信,有祖国大陆经济腹地作为可靠依托,香港经济的发展以及港台经济关系、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是具有广阔前景的。
应当指出的是,台湾当局最近一个时期制定了一系列规定,企图限制和阻碍“九七”后港台间的经济往来与合作,这是违背经济规律、有损港台两地工商界利益的,也是我们反对的。我们希望台湾方面在对待港台关系上,多做有利于港台民众福祉的好事,而不要成为损害香港繁荣稳定、损害港台民众利益的破坏性力量。
总之,我们希望看到“九七”后港台两地在一个中国原则下继续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交流与往来,促进两岸关系进—步向前发展。我们愿意与广大香港同胞和台湾同胞一道为之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