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树备常务副会长接受台湾“华视”记者采访

1997-05-14 00:00 来源:

  唐树备常务副会长接受台湾“华视”记者采访

  5月14日下午,海协常务副会长唐树备接受了台湾“华视”记者的采访,就现阶段两岸关系发展的若干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有关港台之间的问题,两岸—直没有直接对话。能否再说明与台湾民众切身相关的事务,贵会将采取何种态度与步骤。例如,香港移交后,台湾民众进出香港的证照、手续是否不变?或者采取“一证到底”?目前两岸定点直航已顺利展开,您认为未来台港航运的旗证问题该如树解决?

  答:钱其琛副总理1995年6月代表国务院宣布了关于处理“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港台媒体习惯上称之为“钱七条”。我理解,“钱七条”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要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继续保持和发展港台两地现有的各种民间交流交往,包括经济文化交流、海空航运交通和人员往来。

  有关“九七”后港台交往中的某些具体问题,海协原拟通过第二次汪辜会谈与海基会进行协商,但由于众所用知的原因,两会商谈被迫暂时中止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会按照香港《基本法》和“钱七条”,妥善处理好有关具体问题。在此过程中,台湾同胞的切身权益会受到保护和照顾,这一点,请台湾同胞放心。有一点可以肯定.今年7月1日后,台湾同胞进出香港不会受到影响。

  关于港台海运问题,去年12月27日,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发表的谈话已讲得根清楚从大的方面说,“九七”后的港台间海运,要按“地区特别航线”管理,依双向互惠原则进行。从船舶挂旗这一具体问题说,“九七”后在台湾注册的船舶进入香港港口时,其所悬挂旗帜不得出现“两个中国”问题;同时,在香港注册的船舶进人台湾港口,应受到互惠对待。这样的基本安排,有利于港台海运在“九七”后继续保持畅通无碍,有利于港台两地经济发展,是符合香港同胞、台湾同胞利益的。

  在目前两会商谈暂时中止的情况卜,考虑到港台航运界希望港台间船舶互航及进入对方港港口时的有关技术性问题得到具体解决,海协根据有关方面对我会的授权,于今年2月26日委托香港船东会有关人士与台湾方面指定的团体就有关技术性问题交换意见。5月 2日,赵世光等先生与张良任等先生在香港第一次交换了意见。应该说,这次交换意见的气氛是好的,开始有不同意见也是正常的。对这种意见交换,希望各界以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给予支持和鼓励。如果蓄意歪曲、误导,或者对对方横加指责,只会破坏气氛,徒增困扰。实际上,只要双方抱有务实的态度和诚意,不强加于人,有关具体技术性问题是完全可以妥善解决的。“九七”后港台之间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海运交通得以继续,我对此是乐观的。

  问:“钱七条”已颁布多时,其中明订在香港注册的组织“不得违背一个中国原则”,这一点能否对台湾人民说得更清楚些?另,目前没有注册的中华旅行社,香港交接后,是否要注册?或者可不注册,维持现有的功能、名称?

  答:“钱七条”已明确指出,“九七”后台湾在港机构和人员可以继续留存;但行动上必须遵守〈《基本法〉〉,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不得从事损害香港的安定繁荣以及与其注册性质不符的活动;我们鼓励他们为祖国的统一和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页献。这当然适用于台湾在港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问:谈到两岸的协商、谈判问题,请问大陆方面有没有放弃两岸两会原有的协商管道?或希望另辟管道?

  答:两会商谈暂时中止,不是由于我们的原因。就我们来说,不存在所谓“放弃原有协商管道”的问题。

  问:大陆方面认为谈判的障碍在于台湾没有做到“—个中国”的实际行功,到底大陆方面希望台湾方面如何做?有无可能再度回到第一次汪辜会谈时,“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原点?

  答:两会商谈被迫暂时中止以来,我们一再呼吁台湾当局停止分裂活动,真正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上来,为恢复两会商谈创造必要的条件和适宜的气氛。至于台湾方面应采取什么实际具体步骤,他们自已是清楚的,问题在于他们是否有这样的愿望和诚意。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就两岸之间来说,在没有统一前,“一个中国”是指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须上完整不容分割;我们对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并不持异议。但是,我们坚决反对台湾当局以搞“两个中国”、“—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务实外交”活动。

  应当强调的是,海协与海基会1992年就在两会事务性商谈巾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达成了口头共识,这—共识并未涉及“一个中国”的涵义。海协一贯主张,两岸交往中的具体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应本着一个中国原则协商解决;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我们认为这个共识是存在的。当然,海协也多次表示,“不同意台湾有关方面对“一个中国”涵义的理解。我们主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两个政治实体’的立场是一贯的”。

  一段时期以来,台湾当局把海协与海基会就在两会事务性商谈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达成口头共识,归纳为所谓“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这显然不符合当时的情况。

  问:两岸如能重起协商,您认为最实际的做法应是锁定在“事务性议题协商”或直接诉诸“政治议题谈判”?

  答:过去两会进行了多次事务性商谈。实践情况证明,双方争执的焦点实际上是政治问题,两岸之问的分歧从根本上说是政治分歧。因此,如果政治分歧问题不解决,事务性问题协商也难以取得圆满结果。现阶段两岸关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在—个中国原则上,通过政治谈判解决两岸关系中的症结问题。只有尽快展开两岸间的政治商谈,特别是就在是就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或两岸共同关切的其他政治议题进行谈判.才有可能消除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障碍、为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与稳定发展奠定稳固基础。进行这样的谈判,也会对恢复两会商谈、对推动解决两岸间的事务性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问:台湾去年举行的“国发会”,在两岸关系上达成两项重大结沦,—是两岸谈判结束敌对状态,二足两岸领导人互访。再者国家主席江泽民先生也在八点主张中主动提及“结束敌对状态”,因此依您所见,大陆是否也视这两项议题为优先谈判的主题?

  答: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谈判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和进行领导人互访,是江主席早在1995年1月的重要讲话中倡议的。但台湾当局领导人一直拒不回应,并设置前提和障碍加以阻挠。去年6月22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再次呼吁台湾当局,就作为第一步先在一个中国原则厂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或两岸共同关心的其他政治议题与我们进行商谈。应当说,我们是有诚意的。如果得到授权,海协愿意在具有适当政治气氛的情况下,为上述政治议题商谈作出程序性安排,也包括就商谈议题、商谈方式以及时间、地点等具体事宜进行讨论、找到双方均可接受的办法。我们希望台湾当局采取实际行动,为进行这样的程序性商谈创造有益的条件和气氛。

  问:您认为两岸再次谈判的适当、成熟时机为何?

  答,这要看台湾当局的实际行动。

  问:您认为汪道涵先生、辜振甫先生,是否还有扮演“启动两岸谈判”角色的机会?

  答:启动两岸谈判,关键在于台湾当局要为此创造必要的条件和适当的气氛。

  问:“共同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是两岸共同关心的议题。目前有不少台湾的刑事犯潜逃列大陆。贵会能否更积极协助辑捕、遣返这一类刑事犯,以求两岸治安的双赢?

  答: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1月发表的对台工作重要讲话中提到,我们希望台湾岛内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祖国大陆同胞和台湾2100万同胞是手足兄黎。我们对最近台湾连续发生的一系列恶性治安事件表示关切,对受害者的亲属表示诚挚慰问。

  我们一贯主张两岸应合作打击犯罪活动,保护两岸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尽管海协与海基会并末就合作打击犯罪问题达成过协议,但大陆有关方面从1991年以来,依照“金门协议”遣返了数十名台湾的刑事犯和刑事嫌疑犯,包已进人遣返实施程序的“3.10劫机事件”的劫机嫌疑犯刘善忠。这些工作具体体现了我们对打击犯罪活动的重视。

  如果有台湾嫌疑犯在逃大陆的确切消息反映给我会,我会将积极提供给有关方面处理。

  问:关于香港届时举行的历史性盛大交接仪式,若台湾受邀观礼,那么应可能是哪方面、哪些层面的人士代表台湾出席?

  答: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民族百年历史上的特大喜事,是包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夙愿。届时,将邀请部分台湾问胞参加中英香巷政权交接仪式和其他活动。海协正在向有关方面推荐一批台湾人士出席这些活动,其中包括工商、学术、文化等社会各界人士。海协已向海基会表达了拟邀请辜振甫先生以海基会董事长的名义出席之意。有关工作目前还在进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