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成在柏林召开的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会上的讲话

2000-08-26 00:00 来源:

  张金成在柏林召开的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会上的讲话

  (2000年8月26日)尊敬的大会名誉主席、主席,

  尊敬的各位女士、先生、朋友们,

  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大会的召开,表达了中华儿女争取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满腔热情和坚强决心。我对欧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盛情邀请表示感谢,并代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自1979年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来,中国政府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有关政策。这一基本方针和有关政策的要点是:争取和平统一,但是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制造所渭“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分裂活动;积极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早日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通过和平谈判实现统一,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什么都可以谈;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不需借助外国力量,而且反对外国反华势力干涉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海峡两岸统一后实行“一国两制”,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有的制度,“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统一后,台湾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民间关系不变,包括外国在台湾的投资及民间交往不变,并且实行高度自治,拥有立法权和司法权(包括终审权),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党政军等系统都由自己管理,中央政府不派军队、行政人员驻台.而且在中央政府里还要给台湾留有名额。可以说,在台湾实行“一国两制”,台湾将比香港、澳门更加宽松。

  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科技、学术、体育等各领域的交流有了很大的发展。从1998年至1999年底,到祖国大陆从事探亲、旅游、交流的台湾同胞已达1600万人次,大陆同胞赴台探亲、交流达3O多万人次;两岸间接贸易总额超过1600亿美元,台湾从祖国大陆获得了约1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协议金额、实际到位金额分别超过了44O亿美元与24O亿美元;两岸互通邮政、电信取得了很大进展;两岸海上、空中通航也取得了局部进展。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海协与台湾的海基会进行多次事务性商谈,l993年实现汪辜会谈。然而,90年代初以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主张所谓“台湾独立”的分裂活动猖撅。李登辉逐步背离一个中国原则,直至公然抛出“两国论”的分裂主张。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要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中国人民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挫败了各种制造所谓“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捍卫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不被改变。

  今年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结果,使台湾政局出现重大变化,给两岸关系带来了新的复杂因素。但是,这一结果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改变不了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大框架。台湾同胞反对“台独”,热切盼望两岸关系有所改善,希望台湾当局承认、接受—个中国原则,进行两岸对话与谈判,开放两岸直接“三通”。然而,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对于发展两岸关系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中国原则却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并且为实现两岸直接“三通”设置障碍。一些“台独”分子甚至公然跳出来鼓吹“台独”言论。这不能不引起两岸同胞、海外侨胞的强烈关注和坚决反对。

  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是中国人民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形成的,具有无可争辩的事实和法理基础。

  有关台湾的全部事实和法律都证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虽然日本曾通过侵华战争霸占了台湾,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收回了台湾。使《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各等国际文件都明确规定了这一点。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海内外所有中国人的共识,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也是历史的事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是我们强加给台湾的,而是海峡两岸长期以来的共同立场与合作基础。l949年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台湾当局承认中国只有一个,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没有分割。这见之于台湾方面的有关规定和政策文件中。正是在上述三个“承认”的基础上,双方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两岸关系,追求国家统一。一段时间来,一个中国的原则之所以成为两岸之间争议的焦点,完全是因为李登辉上台以后改变台湾当局原先的立场,逐步背弃一个中国原则造成的。李登辉企图将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遭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防强烈反对,是不可能得逞的。其他人如果要沿着李登辉的分裂路线走下去,同样也是不可能得逞的。

  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以极大的诚意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我们主张在统一之前,在处理两岸关系事务中,特别是在两岸谈判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防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主张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平等协商,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谈判名义,而不以中央与地方的名义进行谈判;主张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可以先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主张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核心是坚持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能分割。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双方完全可以平等协商,求同存异,找到解决分歧的办法。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不意昧着双方不存在政治分歧,而是在保证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前提下,在逐步走向和平统一的过程中,为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改善、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并且通过谈判,解决分歧。

  海峡两岸开始接触谈判以来,一个中国原则就是对话与谈判的基础。 1992年11月海协与台湾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协的表述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海基会的表述是:“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在各自的表述中,尽管海基会表示对一个中国的含义双方认知不同,海协表示在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但这并不妨碍双方就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基本态度达成共识。正是双方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上达成了共识,才有了汪辜会谈、政治对话等一系列协商活动的开展。

  由于李登辉抛出“两国论”的分裂主张,破坏了两会接触、交流、对话的基础,自去年7月份起,海协与台湾海基会的联系被迫中断。海协一直为重开两会对话与协商进行着积极的努力,包括恢复两会接触、交流、对话的基础。今年5月2O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受权发表声明中郑重提出,当前,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坚持海协与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愿意授权海协与台湾方面授权的团体和人士接触对话。这充分表明了祖国大陆方面愿意改善两岸关系、重开对话谈判的诚意。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迄今仍不承认、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他刻意将一个中国说成是“未来的”,一再否认海协与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他对于改善两岸关系缺乏诚意,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反而继续拖延两岸直接“三通”,不放弃“戒急用忍”的政策,甚至企图给两岸人民往来“降温”、“踩刹车”。台湾当局新领导人的这种做法.无疑是为重开对话设置障碍,理所当然地受到我们的反对,受到海外华侨华人的反对,也受到了台湾许多党派、人士的反对。台湾许多党派、团体纷纷组团到大陆沟通、对话。不久前,海协分别接待了台湾新党访问团和国民党台联会访问团。在交换意见中,双方均认为坚持—个中国原则是重开两会对话与谈判的基础。双方在坚持1992年海协与海基会共识、推动两岸直接“三通”、促进两岸经济合作与民间往来等方面取得共同意见。

  当前,两岸政治僵局难以打破的根本原因是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拒不接受—个中国原则,缺乏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两岸关系能否改善,两岸关系发展能否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前景,完全取决于台湾当局是否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如果台湾当局新领导人真有改善两岸关系和重开对话的诚意,就应该依照当年的共识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追求国家统一”的态度,并停止用“两国论”的观点歪曲两会共识和两岸关系现状。台湾当局只有务实地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才是打破两岸政治僵局的唯一途径。

  当前,两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都期盼两岸关系 能够和平稳定地发展。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江泽民主席的八项主张,我们有最大诚意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也有坚决阻止“台独”及一切分裂活动的坚定决心和必要准备。我们将继续大力发展两岸经济合作、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推动早日实现两岸直接“三通”。我们愿与所有赞成一个中国原则、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团体、人士加强联系,就共同反对“台独”、推动祖国和平统一交换意见,增进共识。我们相信,在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反对“台独”、促进统一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的最终统一必将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