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稳定、互利双赢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景——2006年新春祝辞
和平稳定、互利双赢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景——2006年新春祝辞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
岁月嬗递,光阴荏苒,值此乙酉岁末、丙戌新春之际,我谨代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向广大台湾同胞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2005年是海峡两岸关系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针对变化的形势,宣示了一系列发展两岸关系的新主张、新观点、新论述。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开始冲破“台独”威胁日益加剧的阴霾,出现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新气象。年初,我委派私人代表赴台吊唁辜振甫先生;两岸民间航运团体达成台商春节包机双向、对飞的安排,有效地缓和了两岸关系的紧张气氛。四、五月间,国民党、亲民党领导人相继访问大陆并与胡锦涛总书记进行了正式会谈,发表了两个会谈公报,分别达成“三点认知”、“五项愿景”和“六大共识”,向台湾同胞展示了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互利双赢的美好愿景,提供了一种新的道路和选择。此后,大陆方面主动推出一系列嘉惠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使广大台湾民众充分感受到大陆方面关心台湾同胞利益、谋求台湾同胞福祉的真情善意,充分感受到大陆方面愿意在改善与发展两岸关系进程中实现两岸互利双赢的巨大诚意。越来越多的台湾有识之士和台湾民众,从五年来两岸发展的对比中,从台湾当局的政策立场带给台湾经济、社会的下滑与沉沦中,进一步认识到“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造成的危害,更加坚定了走海峡两岸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道路的决心。
展望新的一年,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民意方兴未艾,有利于遏制“台独”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强。两岸关系最终走出山重水复、步入柳暗花明的境界,仍需两岸同胞共同推动、团结努力。台湾当局领导人及执政的民进党应该认清大的潮流,应该在反省中认识到推动族群矛盾和两岸对抗、推动“台独”活动不得人心,放弃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图谋,为建构和平稳定、互利双赢的两岸关系发挥正面作用。
两岸同胞同种、同宗、同根、同源,既有血脉相连的历史情感,又有休戚与共的现实利益。两岸之道,在和与合。“和”乃中华文化的要义和精髓,致“和”,就要摒弃“台独”,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在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和而不同,在和平发展中彼此尊重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的不同制度、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合”乃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必然,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如果一时在政治上解决分歧有困难,我们可以先从加强经济合作做起,尽快促成两岸客货运包机直航、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逐步拆除影响两岸经济合作的限制,实现直接“三通”,探寻建立互补互利、务实有效的经济合作机制。2006年,祖国大陆将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大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这样一个宏伟蓝图和伟大进程,必将为两岸同胞提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和更强劲的合作动力。我们相信,海峡两岸一定能在和平发展中走向合作共荣的明天。
东风换流年,两岸愿景新。衷心祝愿台湾同胞新春愉快,诸事顺遂!
(《两岸关系》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