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谦在第四次全国台湾同胞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1991-05-11 00:00 来源:

  吴学谦在第四次全国台湾同胞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第四次全国台湾同胞代表会议在这里隆重开幕。我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会议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与会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台湾各族同胞表示亲切问候。

  从第三次全国台湾同胞代表会议以来,已经三年多了。在这期间,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满怀信心地跨入了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非常关键的十年。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工农业总产值翻一番的任务,正向翻两番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迈进,最近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通过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及李鹏总理的报告,展现了今后五年至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宏伟蓝图。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集体智慧、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全国人民根本意愿的体现和行动纲领。我们将继续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昂首阔步走向二十—世纪。

  近几年来,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长期隔绝的局面已被打破,间接“三通”业已进行,各项交流不断扩大,双方接触逐步展开。整个形势正朝着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实践表明,我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正是在这一方针推动下,通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这种令人可喜的形势。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台湾当局也采取了一些措施,逐步放松了对两岸交流的某些限制。这在客观上有助于降低敌意。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有利于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不能不看到,台湾当局仍然强调“反共基本国策”,谋求与我对等的“政治实体地位”,鼓吹“一国两府”,推行“弹性务实外交”和“双重承认”,实质是要坚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政策。在两岸交流方面,还设置障碍,阻挠实现双向、直接的“三通”。同时,台湾当局还妄图对我施行政治渗透,宣扬所谓“台湾经验”,“和平转变大陆”。这些都是我们不能接受的,也是根本行不通的。至于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各种“台独”阴谋,我们是绝不能允许的。

  去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就台湾问题的解决发表了重要谈话,重申了我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以及同国民党对等商谈的主张。同时指出,我们重视两岸其他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作用。希望两岸尽快实现“三通”,扩大双向交流。去年9月,杨尚昆主席对台湾《中国时报》记者谈话时,详细阐述了我党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和建议。我们期待着台湾方面作出积极的回应,本着对国家民族、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采取实际步骤,多做有益于祖国统一的事情。

  我们坚持“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原则。九年前台联会的成立,就是“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一个具体体现。台联会的工作,应主要侧重于台湾人民方面。目前,居住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已逾两万八千人。在他们当中,有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和农民,有优秀的知识分子、科技专家,有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有党政机关干部、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有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台联会自成立以来,在团结大陆台胞为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和联络岛内及国外台胞为祖国统一尽力等方面,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祖国大陆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祖国和平统一形势的向前发展,都包含着台湾同胞的心血和汗水。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同全国同胞一道,为祖国大陆的繁荣稳定和现代化建设,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而共同奋斗。居住在台湾岛内的同胞,现已超过两千万。他们向往祖国大陆,由于长期隔绝而心存某些疑虑。作为“台胞之家”的台联会,应当关怀他们、体谅他们,多做服务、沟通、解释工作,使他们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他国统一之后,在海峡两岸要实施“—国两制”。对居住在大陆的台湾同胞,我们团结的政治基础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要求广大台胞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对居住在岛内的国外的台湾同胞,我们团结的政治基础是爱国统一。在这一基础上求同存异,求爱国统一之同,存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之异。只要赞成祖国统一,即使不赞成社会主义,也要在爱国统一的旗帜下携手并进。

  同志们,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海峡两岸所有中国人的共同责任。每一个中华儿女,一切热爱中华民族的人们,都应为此作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