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在纪念“西安事变”五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江泽民在纪念“西安事变”五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纪念西安事变55周年。55年前,我们的祖国灾难深重,战乱频仍。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我国东北后,又加紧进攻华北,企图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坚持不抵抗政策,继续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迫令张学良将军领导的东北军和杨虎城将军领导的十七路军进攻陕北工农红军。在国家、民族危难的紧要关头,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全国人民抗日运动的影响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出于民族大义,置自身安危于度外,毅然在西安举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八项政治主张,逼蒋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张、杨两将军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团结抗日要求,从而结束了十年内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为进行全面抗战奠定了政治基础。周恩来同志曾给予这一事变及张、杨两将军以极高的评价,他说:“‘双十二’事变本身的意义,是在它成为当时停止内战、发动抗战的一个历史上的转变关键。”“张、杨两将军,他们是有大功于抗战事业的”,是“千古功臣”。
西安事变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启迪。最重要的是,它表明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是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在危急的关头,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越加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西安事变还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不管有多深的历史积怨,都可以在民族大义、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团绍起来,携手合作。
55年过去了,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艰苦奋斗,已经把一个贫穷落后、备受欺凌的旧中国建设成独立自主、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正在领导广大人民专心致志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
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全民族的事业,每一个中国人,不论其主张、信仰如何,都应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台湾当局仍然坚持“反共拒和”立场,谋求成为“独立的对等的政治实体”,拖延和平统一时日。这是违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一再表明,将坚持按照“—国两制”的设想,实现祖国和平统—。根据这一方针香港和澳门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我们相信,台湾问题最终也会按照这—原则得到解决。既然当年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国共两党可以改变敌对状况,携起手来,今天为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为什么不可以捐弃前嫌,再度携手呢?我们已经提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派出代表进行接触,以便创造条件,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早日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双向交流,逐步实现和平统—进行谈判。在商谈中,可以邀请两岸其他政党、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我们希望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顺应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意愿,尽早对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作出积极的善意的回应,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最近一段时间,台湾岛内少数“台独”分子气焰嚣张,公然进行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活动,遭到了包括广大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我们也注意到台湾当局和各界的有识之士对“台独”的谴责。“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都是绝不会得逞的。我们希望“台独”分子不要错误估计形势,应该迷途知返。如果他们停止分裂活动,进而为促进两岸关系和祖国和平统一做些事情,人民是会欢迎的。
同志们,我们纪念西安事变这一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更加思念张学良将军,更加缅怀杨虎城将军,更加敬佩张、杨两将军的爱国义举。张、杨两将军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建立的功勋将永垂青史!我们应该学习张、杨两将军为民族利益英勇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们为国家利益求同存异的团结精神。让我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朝着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目标奋勇前进!
(原载1991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